𦭠字详情

𭗱

𦭠

艸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+26B60 CJK 扩展B

艸部

9画

5

17画 (蹌)

上下结构

BHBG

UUOSM

ZIOH

U 26B60

𦭠字概述

𦭠〕字部首是艸部,总笔画是9画

𦭠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𦭠、艸、仺”或“艸、仺”。

𦭠〕字仓颉码是UUOSM,五笔是BHBG,郑码是ZIOH

𦭠〕字的UNICODE是U+26B6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8560,UTF-32:00026B60,UTF-8:F0 A6 AD A0。

𦭠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𦭠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𦭠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944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231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1211頁,第6

唐韻》:七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千羊切,𡘋音鏘。說文》:動也。爾雅・釋訓》:蹌蹌,動也。【註】恐動趨步。詩・齊風》:巧趨蹌兮。【傳】蹌,巧趨貌。又,〈大雅〉:蹌蹌濟濟。【箋】士大夫之威儀也。禮・曲禮》:士蹌蹌。【釋文】蹌,本又作鶬,或作鏘。

又,《書・益稷》:鳥獸蹌蹌。【釋文】舞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七亮切 —— 與蹡同,走也。

注解

〔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

〔蹌〕字拼音是qi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