𦮘字详情

𭗱

𦮘

艹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+26B98 CJK 扩展B

艹部

10画

6

8画 (艿)

上下结构

AEDF

TNST

EYME

U 26B98

𦮘字概述

𦮘〕字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0画

𦮘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艿、廾”或“艿、廾”。

𦮘〕字仓颉码是TNST,五笔是AEDF,郑码是EYME

𦮘〕字的UNICODE是U+26B9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8616,UTF-32:00026B98,UTF-8:F0 A6 AE 98。

𦮘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𦮘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𦮘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37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017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985頁,第10

唐韻》:如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如蒸切;《正韻》:如陵切,𡘋音仍 —— 謂陳根草不芟,新草又生,相因仍也。所謂燒火艿者也。唐書・裴延齡傳》:延齡妄言,長安咸陽閒,得陂艿數百頃。正字通》:芿艿同。〇【按】《唐韻》分爲兩字,艿平聲,芿去聲。集韻》二字雖通,然平聲則以艿爲主,去聲則以艿爲附,其意微有差別,古人必有所據。且考唐書,亦兩字分見,不宜倂合,今从《唐韻》。

注解

〔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艿〕字拼音是nǎ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乃

〔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ǎi] ⑴ 〔芋~〕见“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