𦯋字详情

𭗱

𦯋

艹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+26BCB CJK 扩展B

艹部

11画

7

13画 (𦯋)

上下结构

AANT

TMNQ

EBYB

U 26BCB

𦯋字概述

𦯋〕字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1画

𦯋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𢀜”。

𦯋〕字仓颉码是TMNQ,五笔是AANT,郑码是EBYB

𦯋〕字的UNICODE是U+26BC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8667,UTF-32:00026BCB,UTF-8:F0 A6 AF 8B。

𦯋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𦯋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76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035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3頁,第4

說文》:𦯋字从𢀜正字通》、《字彙》:省作茿。詳茿字註。

注解

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𦯋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𢀜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陟玉切頁碼18頁,第6

𦯋

異體

𦯋萹茿也。从艸,筑省聲。

附注《正字通・艸部》:「𦯋,茿本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陟祝反頁碼106頁,第3行,第2

𦯋萹茿也。從艸,筑省聲。

鍇注臣鍇按:今人呼萹竹是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陟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01頁,第2許惟賢43頁,第8

𦯋萹筑也。从艸。茿省聲。

段注陟玉切。三部。按此不云巩聲而云筑省聲者。以巩字。工聲。筑字,竹亦聲也。茿篆鍇本在後䓊下范上。

茿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3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54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62頁
4說文校箋第22頁,第16字
5說文考正第19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67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12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99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0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3頁,第6字
11標注說文第21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192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508頁
14通訓定聲第116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57頁【崇文】第225頁
16說文句讀第65頁
17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401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66頁,第6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張六切頁碼146頁,第3

筑以竹曲五弦之樂也。从竹从𢀜𢀜,持之也。竹亦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陟祝反頁碼373頁,第7行,第1

筑以竹曲五弦之樂也。從巩,巩,持之也;從竹亦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:「高漸離擊筑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張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789頁,第1許惟賢351頁,第6

筑㠯竹曲五弦之樂也。

段注以竹曲不可通。《廣韵》作以竹爲。亦繆。惟《吳都賦》李注作似箏,五弦之樂也。近是。箏下云五弦筑身。然則筑似箏也。但高注《淮南》曰:筑曲二十一弦。可見此器絫呼之名筑曲。《釋名》。筑,以竹𡔷之也。《御覽》引《樂書》云:以竹尺擊之。如擊琴然。今審定其文。當云筑曲以竹𡔷弦之樂也。高云二十一弦。《樂書》云十三弦。筑弦數未審。古者箏五弦。《說文》殆筑下𡔷弦與箏下五弦互譌耳。箏下云筑身。則筑下不必云似箏。恐李善亦昧於筑曲而改之。

从巩竹。

段注持而擊之也。

巩,持之也。

段注《樂書》曰:項細肩圓。𡔷法以左手扼項。右手以竹尺擊之。史云:善擊筑者高漸離。

竹亦聲。

段注張六切。三部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、戰國文字、篆文都從木、筑聲。從「木」,表示木棍;「筑」為打擊的竹樂器,於此字表示音讀,也兼有敲打、搗實的意思。隸書形體稍有變化,並變成草頭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筑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89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388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298頁
4說文校箋第192頁,第15字
5說文考正第180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653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154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264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957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16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191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151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937頁【補遺】第16725頁
14通訓定聲第1159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394頁【崇文】第1573頁
16說文句讀第583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93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470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