𦰚字详情

𭗱

𦰚

艹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+26C1A CJK 扩展B

艹部

11画

7

8画 (沃)

上下结构

AITD

TEHK

EVMG

U 26C1A

𦰚字概述

𦰚〕字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1画

𦰚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沃”。

𦰚〕字仓颉码是TEHK,五笔是AITD,郑码是EVMG

𦰚〕字的UNICODE是U+26C1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8746,UTF-32:00026C1A,UTF-8:F0 A6 B0 9A。

𦰚〕字异体字是𦮮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𦰚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𦰚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57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609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557頁,第6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烏酷切,音鋈。說文》:灌漑也。書・說命》:啓乃心,沃朕心。【正義】當開汝心所有,以灌沃我心也。

又,盛也。詩・衞風》:其葉沃若。【疏】沃若,沃沃然盛也。

又,壯姣也。詩・檜風》:夭之沃沃。【傳】沃沃,壯姣也。

又,柔也。詩・小雅》:其葉有沃。【傳】沃,柔也。

又,土不磽曰沃壤。左傳・襄二十五年》:楚蔿掩爲司馬,井衍沃。【註】衍沃,平美之地。

又,盥手曰沃盥。周禮・夏官》:小臣大祭祀沃王盥。【疏】言爲王沃手,盥手也。又,《左傳正義》:盥謂洗手,沃謂澆手。

又,泉名。爾雅・釋水》:沃泉縣出。

又,水名,在沃陽縣西北。水經注》:中陵水東逕沃陽縣,又西北流注沃水。

又,九土之一。淮南子・地形訓》:正南次州曰沃土。

又,閩南人謂雨淋曰沃。見鄭瑗《井觀瑣言》。

又,曲沃,晉邑名。詩・唐風》:素衣朱襮,從子于沃。廣輿記》:曲沃縣,屬山西平陽府。

又,姓。沃丁之後。吳有沃焦,著《神仙傳》。

又,《集韻》:鬱縛切,音艧 —— 茂貌。詩・衞風》其葉沃若,徐邈讀。

說文》本作𣵽,今省。

注解

〔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沃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夭

〔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夭( yāo )声。本义是把水从上浇下。

〔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ò] ⑴ 土地肥⑵ 灌溉,浇⑶ 光盛,丰美⑷ 姓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𦰚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烏鵠切頁碼370頁,第18

𦰚

異體𣵽、沃

𦰚漑灌也。从水芺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𣵽,隸作沃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剜毒反頁碼907頁,第4行,第2

𦰚漑灌也。從水芺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烏酷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219頁,第1許惟賢965頁,第9

𦰚漑灌也。

段注自上澆下曰沃。故下文云澆者,沃也。《周禮》、《左傳》皆言沃盥是也。水沃則土肥。故云沃土。水沃則有光澤。故《毛傳》云沃沃,壯佼也。又云沃,柔也。

从水。芺聲。

段注烏酷切。古音在二部。隸作沃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與澆聲義同,芺聲堯聲同。

沃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33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935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706頁
4說文校箋第482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442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615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74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47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6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91頁,第29字
11標注說文第467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391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006頁【補遺】第17671頁
14通訓定聲第1226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969頁【崇文】第3873頁
16說文句讀第1577頁
17章授筆記第459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5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029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