𦻣字详情

𭗱

𦻣

艹部 共16画 上中下结构 U+26EE3 CJK 扩展B

艹部

16画

11

14画 (萊)

上中下结构

FFSF

TDOT

EFGE

U 26EE3

𦻣字概述

𦻣〕字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6画

𦻣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萊、廾”或“𦬠、來”或“萊、廾”。

𦻣〕字仓颉码是TDOT,五笔是FFSF,郑码是EFGE

𦻣〕字的UNICODE是U+26EE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9459,UTF-32:00026EE3,UTF-8:F0 A6 BB A3。

𦻣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𦻣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𦻣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90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041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9頁,第11

唐韻》:洛哀切;《正韻》:郎才切,𡘋音來。說文》:蔓華也。玉篇》:藜草也。詩・小雅》:北山有萊。【疏】萊,草名,其葉可食。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縣師》: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。【註】萊,休不耕者,郊內謂之易,郊外謂之萊。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山虞》:若大田獵,則萊山田之野。【註】萊,除其草萊也。詩・小雅》:田卒汙萊。【註】萊,草穢。

又,地名。書・禹貢》:萊夷作牧。〈齊語〉: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。【註】東萊,齊東萊夷也。

又,山名。山海經》:萊山,其木多檀楮。

又,姓。孟子》:若伊尹萊朱。【趙岐註】萊朱,湯賢臣仲虺是也。左傳・文二年》:萊駒爲右。

又,《韻補》:音黎。郭璞〈遊仙〉詩:朱門何足榮,未若託蓬萊;臨泉揖淸波,陵岡掇丹荑。

又,《廣韻》:落代切,音賴 —— 義同。

爾雅》作釐。

注解

〔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萊〕字拼音是lá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來

〔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ái] ⑴ 藜。⑵ 〔~菔〕蘿蔔的別稱。⑶ 古代指郊外輪休的田,亦指田廢生草:“政煩賦重,田~多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