𦿧字概述
〔𦿧〕字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𦿧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芷、𫀄”或“艹、歲”。
〔𦿧〕字仓颉码是TYMF,五笔是FFHT,郑码是EIHB。
〔𦿧〕字的UNICODE是U+26FE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9719,UTF-32:00026FE7,UTF-8:F0 A6 BF A7。
〔𦿧〕字异体字是薉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𦿧”,请参考“薉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34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60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30頁,第22字
音《唐韻》:於廢切,音穢。《玉篇》與穢同。《說文》:蕪也。《荀子・王霸篇》:塗薉則塞。
义又,《齊民要術》:凡種榖,遇大雨待薉生。【註】薉若甚者,先鋤一遍,然後納種,乃佳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行之惡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與獩通。《前漢・嚴安傳》:略薉州建城邑。師古曰:薉與獩同。《六書正譌》:別作穢,非。《正字通》:經史𡘋作穢,義同,不必從薉廢穢。
注解
〔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薉〕字拼音是hu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歲。
〔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ì] ⑴ 荒芜;杂草多。《荀子•天論》:“田薉稼惡,糴貴民飢。”⑵ 杂草。《齊民要術•種穀》:“薉若盛者,先鋤一遍,然後納種,乃佳也。”⑶ 恶行。《玉篇•艸部》:“薉,行之惡也。”⑷ 同“穢”。肮脏,不干净。《荀子•王霸》:“涂薉則塞。”⑸ 古代少数民族名。《漢書•夏侯勝傳》:“東定薉、貉、朝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