𧘘字概述
〔𧘘〕字部首是衣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𧘘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亠、于、𧘇”或“衣、于”。
〔𧘘〕字仓颉码是YMDV,五笔是YGFE,郑码是SADR。
〔𧘘〕字的UNICODE是U+2761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1304,UTF-32:00027618,UTF-8:F0 A7 98 98。
〔𧘘〕字异体字是衧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𧘘”,请参考“衧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63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11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86頁,第18字
音《集韻》:雲俱切,音于。《說文》:諸衧也。通作于。《後漢・光武紀》:三輔吏士東迎更始,見諸將過,皆冠幘而服婦人衣諸于繡䘿,莫不笑之。
义又,《類篇》:一曰大掖衣也。
义本作𧘎,或作𧘚。
注解
〔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衧〕字拼音是y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于。
〔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ú] ⑴ 〔诸~〕古代妇女穿的大袖外衣。亦作“诸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