𧦽字概述
〔𧦽〕字部首是言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𧦽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言、尔”或“訁、尔”。
〔𧦽〕字仓颉码是YRNF,五笔是YQIY,郑码是SRKO。
〔𧦽〕字的UNICODE是U+279B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2237,UTF-32:000279BD,UTF-8:F0 A7 A6 BD。
〔𧦽〕字异体字是診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𧦽”,请参考“診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756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52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27頁,第19字
音《玉篇》、《唐韻》:之忍切;《廣韻》:章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止忍切,𡘋音軫。《說文》:視也。《玉篇》:驗也。《後漢・王喬傳》:詔上方診視。【註】診亦視也。《莊子・人閒世》:匠石覺而診其夢。【註】占驗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𠋫脈也。《史記・倉公傳》:診切其脈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論病以及國,原診以知政。【註】診,視驗。謂視其脈及色𠋫也。
音又,《玉篇》:除刃切;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刀切,𡘋音陣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叶知鄰切,軫平聲。《急就章》:變鬬殺傷捕伍鄰,亭長游徼共雜診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䝩。
注解
〔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診〕字拼音是zhě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㐱。
〔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ěn] ⑴ 见“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