𧵄字概述
〔𧵄〕字部首是貝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𧵄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貝、氏”。
〔𧵄〕字仓颉码是BCHVP,五笔是MQAN,郑码是LORH。
〔𧵄〕字的UNICODE是U+27D4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3140,UTF-32:00027D44,UTF-8:F0 A7 B5 84。
〔𧵄〕字异体字是蚔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𧵄”,请参考“蚔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8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77頁,第3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1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:巨支切;《集韻》:翹移切,𡘋音衹。《說文》:䖯也。與𧓑同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土蝱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陳尼切,音墀 —— 與蚳通。
音又,丈爾切,音豸 —— 義同。
义或作𧎪,古作𧏁。
注解
〔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í、zh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氏。
〔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í] ⑴ 蝎子一类的毒虫。㈡ [zhǐ] ⑴ 虫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