𨀁字概述
〔𨀁〕字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龙”。
〔𨀁〕字仓颉码是RMIKP,五笔是KHDX,郑码是JIGM。
〔𨀁〕字的UNICODE是U+2800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3841,UTF-32:00028001,UTF-8:F0 A8 80 81。
〔𨀁〕字异体字是躘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𨀁”,请参考“躘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54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36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16頁,第6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力鍾切,音龍。《玉篇》:躘蹱,小兒行貌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良用切,音贚。又,《集韻》:魯勇切,音隴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óng、l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龍。
〔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óng] ⑴ 〔~蹱( zhōng )〕a.小孩儿走路的样子。b.不强举。c.老人行走的样子。均亦作“躘踵”、“龙钟”。㈡ [lǒng] ⑴ 行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