𨛟字详情

𭗱

𨛟

阝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286DF CJK 扩展B

阝部

9画

7

11画 (邦)

左右结构

BTTB

UJNL

ZICY

U 286DF

𨛟字概述

𨛟〕字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9画

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𡴇、阝”或“𡴇”。

𨛟〕字仓颉码是UJNL,五笔是BTTB,郑码是ZICY

𨛟〕字的UNICODE是U+286D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5599,UTF-32:000286DF,UTF-8:F0 A8 9B 9F。

𨛟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𨛟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𨛟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38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269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5頁,第9

唐韻》:博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悲江切,𡘋音梆。說文》:國也。周禮・天官》:大宰掌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國。【註】大曰邦,小曰國。

又,《釋名》:邦,封也。封有功于是也。書・蔡仲之命》:乃命諸王邦之蔡。

又,姓。正字通》:明有邦嚴。

又,引卜工切,音崩。詩・小雅》「以畜萬邦」,叶上訩。【又】「保其家邦」,叶上同。又,〈大雅〉「御于家邦」,叶上恫,凡《》、《》邦字𡘋同此音。

注解

〔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邦〕字拼音是b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丰、⻏

〔邦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邑,丰声。古文从之、从田,会意。与封字从之、从土同意。本义是古代诸侯的封国、国家。

〔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āng] ⑴ bāng ㄅㄤˉ 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