𨢲字详情

𭗱

𨢲

酉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+288B2 CJK 扩展B

酉部

18画

11

13画 (莤)

左右结构

SGPJ

MWJOA

FDAN

U 288B2

𨢲字概述

𨢲〕字部首是酉部,总笔画是18画

𨢲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酉、宿”。

𨢲〕字仓颉码是MWJOA,五笔是SGPJ,郑码是FDAN

𨢲〕字的UNICODE是U+288B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6066,UTF-32:000288B2,UTF-8:F0 A8 A2 B2。

𨢲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𨢲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𨢲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77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035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3頁,第7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同「𦄲」。周禮・天官》:甸師祭祀共蕭茅。【註】蕭字或爲莤,莤字讀爲𦄲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有酒湑我。【傳】湑,莤之也。箋註謂以茅泲之,而去其糟也。

又,《類篇》:莤,榼上塞也。

又,《唐韻古音》:莤茅之莤,亦作蕭音讀。

又,《集韻》:夷周切,音由 —— 水草。爾雅・釋草》:莤,蔓于。【註】生水中。一名軒于,江東呼爲莤。

又,以九切,音酉 —— 草名。

注解

〔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ù、yó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酉

〔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ù] ⑴ 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。⑵ 酒器的塞子。 [yóu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