𨸹字详情

𭗱

𨸹

阝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+28E39 CJK 扩展B

阝部

7画

5

8画 (岯)

左右结构

BGIG

NLMFM

YGA

U 28E39

𨸹字概述

𨸹〕字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7画

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阝、丕”或“、丕”。

𨸹〕字仓颉码是NLMFM,五笔是BGIG,郑码是YGA

𨸹〕字的UNICODE是U+28E3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7481,UTF-32:00028E39,UTF-8:F0 A8 B8 B9。

𨸹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𨸹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𨸹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37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309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248頁,第30

廣韻》:符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貧悲切,𡘋音邳。爾雅・釋山》:一成岯。【疏】山上更有一山重絫者名岯。

又,大岯,山名。通作伾。書・禹貢》:至于大伾。【傳】今通利軍黎陽縣臨河有山,蓋大伾也。括地志》:大伾山,今名黎陽東山,一名靑壇山,在衞州黎陽。史記》作大邳。

又,《集韻》:鋪枚切,音伾。又,晡枚切,音杯。又,部癸切,佩上聲。又,部鄙切,音否;普鄙切,音嚭 —— 義𡘋同。

或作𠂾

注解

〔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岯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丕

〔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ī] ⑴ 两重的山:“启一围而建址,崇数尺以成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