𨹖字详情

𭗱

𨹖

阝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+28E56 CJK 扩展B

阝部

8画

6

13画 (阸)

左右结构

BYNX

NLHSP NLISP

YWRR

U 28E56

𨹖字概述

𨹖〕字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8画

𨹖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阝、户、𠤎”或“𢨩”。

𨹖〕字仓颉码是NLHSP NLISP,五笔是BYNX,郑码是YWRR

𨹖〕字的UNICODE是U+28E5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7510,UTF-32:00028E56,UTF-8:F0 A8 B9 96。

𨹖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𨹖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𨹖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26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347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1336頁,第14

唐韻》:於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乙革切,𡘋音戹。說文》:塞也。廣韻》:限也、礙也。史記・漢興以來諸侯年表》:秉其阸塞地利。

又,《廣韻》:危也、迫也。前漢・元帝紀》:百姓仍遭凶阸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烏懈切,音䅬。玉篇》:險也、塞也。廣韻》:阻塞也。史記・律書》:後且擁兵阻阸。前漢・諸侯王表》:至虖阸䧢河洛之閒。【註】應劭曰:阸者,狹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阸嶭,山形。

又,叶音鬱。胡廣〈司隷校尉箴〉:大漢通變,崇弘𥳑易;吞舟之網,以濟難阸。

玉篇》同「隘」,《集韻》同「阨」。互見阨、隘二字註。

注解

〔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阸〕字拼音是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戹

〔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è] ⑴ 阻塞;阻隔:“陆出则~于两山之间。”⑵ 艰危;灾难:“君子不困人于~。”⑶ 逼迫;困迫:“两贤相~。”⑷ 限界;障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