𩅑字概述
〔𩅑〕字部首是雨部,总笔画是19画。
〔𩅑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雨、㽞”或“𩂩、田”或“⻗、㽞”。
〔𩅑〕字仓颉码是MBRRW,五笔是FKKL,郑码是FVJK。
〔𩅑〕字的UNICODE是U+2915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8273,UTF-32:00029151,UTF-8:F0 A9 85 91。
〔𩅑〕字异体字是霤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𩅑”,请参考“霤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94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77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67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力救切,音溜。《說文》:屋水流也。从雨,留聲。《禮・玉藻》:端行頤霤如矢。【註】行既疾,身乃小折,而頭直俯臨前,頤如屋霤之垂也。《儀禮・鄕飮酒禮》:磬,階閒縮霤,北面𡔷之。《禮・雜記》:檖者降受爵,弁服於門內霤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玉堂對霤。【註】《禮記》註曰:堂前有承霤。
义又,《禮・月令》:其祀中霤。【註】中霤,猶中室也。土主中央,而神在室,古者複穴,是以名室爲霤。【疏】土,五行之主,故其神在室之中央。中霤,所祭土神也。杜註《春秋》:在家則祀中霤,在野則爲社。又,〈郊特牲〉云「家主中霤,而國主社」,社神,亦中霤神也。古者複穴,皆開其上取明,故雨霤之,後因名室爲中霤。又,《禮・祭法》:中霤。【註】中霤,主堂室居處。
义又,《韻會》與溜通。《前漢・枚乗傳》:泰山之霤穿石。
音又,叶音留。何晏〈瑞頌〉:交交黃鳥,信我中霤;儵儵嘉苗,吐穎田疇。
注解
〔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。
〔霤〕字拼音是li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⻗、留。
〔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ù] ⑴ 同“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