𩎠字概述
〔𩎠〕字部首是韋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𩎠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韋、付”。
〔𩎠〕字仓颉码是DQODI,五笔是NHKF,郑码是XJND。
〔𩎠〕字的UNICODE是U+293A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8864,UTF-32:000293A0,UTF-8:F0 A9 8E A0。
〔𩎠〕字异体字是紨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𩎠”,请参考“紨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198頁,第1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19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81頁,第18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芳無切,音敷。《說文》:布也。一曰粗紬。《博雅》:綐紬也。《玉篇》:績也、續也,亦緟也。《類篇》:大絲曰紨。
义又,人名。《前漢・武五子傳》:長孫女羅紨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馮無切,音扶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符遇切,音附 —— 繩也。或作縛。
注解
〔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紨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fū、f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付。
〔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ū] ⑴ 布。⑵ 粗绸。㈡ [fù] ⑴ 古同“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