𪙼字详情

𭗱

𪙼

齒部 共30画 左上包围结构 U+2A67C CJK 扩展B

齒部

30画

15

25画 (齹)

左上包围结构

WWWB

OMMYU

NOBI

U 2A67C

𪙼字概述

𪙼〕字部首是齒部,总笔画是30画

𪙼〕字是左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𢀩、齒”。

𪙼〕字仓颉码是OMMYU,五笔是WWWB,郑码是NOBI

𪙼〕字的UNICODE是U+2A67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73692,UTF-32:0002A67C,UTF-8:F0 AA 99 BC。

𪙼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𪙼

同“𪙉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𪙼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78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1535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1538頁,第20

唐韻》:楚宜切,音差。說文》:齒參差。

又,《廣韻》:昨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何切,𡘋音醝。玉篇》:齒齹跌者。正韻》:齒不齊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齹,齒本。

又,人名。左傳・昭十六年》:子齹賦〈野有蔓草〉。【杜註】子齹,子皮之子嬰齊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仕知切,音鮆。又,倉何切,音蹉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

〔齹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差、齒

〔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ī] ⑴ 牙齿参差不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