䥽字详情

𭗱

ㄆㄛ
钅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497D CJK 扩展A
二级汉字

钅部

13画

5

20画 (鏺)

左右结构

QNTY

OPIVE

PZXS

83747

U 497D

䥽字概述

〔䥽〕字拼音是(pō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䥽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发”。

〔䥽〕字仓颉码是OPIVE,五笔是QNTY,四角号码是83747,郑码是PZXS

〔䥽〕字的UNICODE是U+497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8813,UTF-32:0000497D,UTF-8:E4 A5 BD。

〔䥽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546

〔䥽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ㄆㄛ
1.” 的简体字。
2.拼音pō。
3.一种两边有钩、 有刃,下有长木柄的镰刀。
4.割:“ 春~草棘。”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61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321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1309頁,第8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普活切,音潑。說文》兩刃刀名,木柄,可以刈草。集韻》:或省作𨨻

又,《正韻》:刈也。韓愈〈曹成王𥓓〉:鏺廣濟。

又,《集韻》:北末切,音撥 —— 鐮也。

注解

〔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鏺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發

〔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ō] ⑴ 一種兩邊有鉤、有刃,下有長木柄的鐮刀。⑵ 割:“春~草棘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普活切頁碼466頁,第29

鏺兩刃,木柄,可以刈艸。从金發聲。讀若撥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普末反頁碼1093頁,第1行,第2

鏺兩刃有木柄可以刈艸。從金發聲。讀若撥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普活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825頁,第3許惟賢1229頁,第3

鏺㒳刃有木柄。可㠯乂艸。

段注㒳刃如劒然。㒳邊有刃。乂,芟艸也。字或作刈。

从金。發聲。讀若撥。

段注普活切。十五部。按癹字與此音同義近。

鏺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26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1191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886頁
4說文校箋第620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555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206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437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89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946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70頁,第7字
11標注說文第597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491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3549頁【補遺】第18035頁
14通訓定聲第2720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229頁【崇文】第4913頁
16說文句讀第2036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542頁,第4字
18古字釋要第1283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