𰝇字概述
〔𰝇〕字部首是水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𡍮”。
〔𰝇〕字仓颉码是EHOG,五笔是ITWF,郑码是VMOB。
〔𰝇〕字的UNICODE是U+3074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G,10进制: 198471,UTF-32:00030747,UTF-8:F0 B0 9D 87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湯臥切頁碼第41頁,第5字續丁孫
𠾊
異體唾
口液也。从口𡍮聲。
𰝇
異體涶
唾或从水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吐破反頁碼第125頁,第2行,第2字述
口液也。從口垂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25頁,第3行,第1字述
唾或從水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湯臥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21頁,第2字許惟賢第97頁,第11字
口液也。
段注《曲禮》。讓食不唾。《內則》。不敢唾洟。
从口。𡍮聲。
段注湯臥切。十七部。
唾或从水。
白话解释
唾,嘴里的津液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垂”作声旁。“涶”,有的“唾”采用“水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口、垂聲。從口,指口中的液體;垂聲,表示音讀。楷書承篆文構形而來。《說文》或體改偏旁口字為「水」,表示液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唾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5頁,第10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5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3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6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5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49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0頁,第3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2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11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99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2頁【崇文】第4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6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5頁,第12字 |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土禾切頁碼第365頁,第2字續丁孫
𰝇
異體涶
河津也。在西河西。从水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吐戈反頁碼第894頁,第2行,第1字述
河津也,在西河西。從水垂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西河郡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土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173頁,第1字許惟賢第945頁,第4字
河津也。在西河西。
段注河津名𰝇,猶浢津,孟津也。在西河西,謂在西河郡之西。今未詳其地。
从水。𡍮聲。
段注土禾切。十七部。按《口部》以爲𠾊重文。
涶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21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17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9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72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34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85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687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374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20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6頁,第2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7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83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832頁【補遺】第1764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00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53頁【崇文】第380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40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9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13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