伶字详情
伶
伶字概述
〔伶〕字拼音是(líng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令”,五行属火。
〔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令声。本义是古乐官名、相传黄帝时有伶伦,世掌乐官。
〔伶〕字仓颉码是OOII,五笔是WWYC,四角号码是28232,郑码是NOW,中文电码是0134,区位码是3370。
〔伶〕字的UNICODE是U+4F3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278,UTF-32:00004F36,UTF-8:E4 BC B6。
〔伶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779,属常用字。
〔伶〕字异体字是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13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1頁,第2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郎丁切,音零 —— 獨也。
义又,弄也。伶人,弄臣也。
义又,伶人,樂工也。伶倫,古樂師,世掌樂官,故號樂官爲伶官。
义又,《唐樂府・序》:伯牙作水伶操。
义又,使也。厮役謂之使伶。
义又,健伶,縣名,屬益州郡。
义又,伶俐,黠慧也。
义又,伶仃,與彾㣔同;伶俜,與竛𥪁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郎定切,音笭;又,力正切,音令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伶〕字拼音是l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令。
〔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令声。本义是古乐官名、相传黄帝时有伶伦,世掌乐官。
〔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íng] ⑴ 〔~仃〕孤独。⑵ 〔~俐〕聪明;灵活。⑶ 〔~俜〕孤独的样子。⑷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郞丁切頁碼第262頁,第29字續丁孫
伶
弄也。从人令聲。益州有建伶縣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伶人者,弄臣人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連丁反頁碼第676頁,第3行,第1字述
弄也。從人令聲。益州建伶縣。伶倫,人名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伶人者,弄臣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郞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504頁,第3字許惟賢第660頁,第6字
弄也。
段注徐鍇曰:伶人者,弄臣也。《毛詩》寺人之令。《釋文》曰:令《韓詩》作伶。云使伶。古伶人字本作泠。泠人,樂官也。
从人。令聲。
段注郞丁切。十一部。
益州有建伶縣。
段注《地理志》、《郡國志》益州郡皆有建伶縣。今雲南雲南府西北有建伶廢縣。
白话解释
伶,戏弄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令”作声旁。益州郡有个建伶县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令」二字構成。從「令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令、本義為受冊命於宗廟大室,引申為運作、表現之義。會合二字,表示聰敏機靈的人。隸書承之,右體所從「
」,甲骨文作
,像人跪坐之形,隸書變異,失其原形。楷書承之,下端變作小點,變異尤甚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伶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16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61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0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35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17頁,第1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47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59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05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96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5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9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0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111頁【補遺】第1721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4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96頁【崇文】第27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7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72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75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