俘字详情
俘
俘字概述
〔俘〕字拼音是(fú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孚”,五行属水。
〔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孚( fú )声。本义是俘获。
〔俘〕字仓颉码是OBND,五笔是WEBG,四角号码是22247,郑码是NPYA,中文电码是0199,区位码是2393。
〔俘〕字的UNICODE是U+4FD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440,UTF-32:00004FD8,UTF-8:E4 BF 98。
〔俘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569,属常用字。
〔俘〕字异体字是孚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2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5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0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芳無切,音孚。《說文》:軍所獲也。《春秋・莊六年》:齊人來歸衞俘。三傳皆曰衞寶,杜預曰俘囚,疑經誤。一說俘,取也。與書俘厥寶玉同「義」。經以所取言之,傳以其物言之,非經誤也。又,《左傳・莊三十一年》:諸侯不相遺俘。《爾雅疏》:囚敵曰俘,伐執之曰取。
注解
〔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俘〕字拼音是f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孚。
〔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孚( fú )声。本义是俘获。
〔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ú] ⑴ 打仗时被擒的敌人⑵ 打仗时擒住敌人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芳無切頁碼第264頁,第33字續丁孫
俘
軍所獲也。从人孚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以爲俘聝。」
附注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認為甲骨文「从行省,不从人」,金文則「省彳」。按:金文作孚,為俘的本字,像以手逮人的形狀,俘是後起形聲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甫殳反頁碼第681頁,第1行,第1字述
軍所獲也。從人孚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以爲俘馘。」是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芳無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525頁,第1字許惟賢第669頁,第5字
軍所獲也。
段注《春秋左氏》經。齊人來歸衞俘。傳作衞寶。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經傳皆作衞寶。杜曰:疑《左氏》經誤。按非誤也。俘,孚聲。寶,缶聲。古音同在尢幽部。經用假借字。傳用正字。又如經曰:莒人弒其君密州。《左氏傳》云:書曰莒人弒其君買朱鉏。買卽密。如㵋水卽汨水。朱鉏卽州。如邾婁卽鄒。亦是字異實同。不得疑經誤。亦不得謂傳誤。
从人。孚聲。
段注芳無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㠯爲俘聝。
段注成三年《左傳》文。
白话解释
俘,军队擒获的敌人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孚”作声旁。《春秋左传》上说:“……以至成为您的俘虏。”
俘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21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68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0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40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21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59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83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09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15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7頁,第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33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37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186頁【補遺】第1722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87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03頁【崇文】第280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90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41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82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