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字详情

piānㄆㄧㄢ
亻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504F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亻部

11画

9

11画 (偏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WYNA

OHSB OISB

NWLD

23227

0252

3811

U 504F

撇、竖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竖、竖

偏字概述

〔偏〕字拼音是(piān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扁”,五行属水。

〔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扁声。本义是不正,倾斜。

〔偏〕字仓颉码是OHSB OISB,五笔是WYNA,四角号码是23227,郑码是NWLD,中文电码是0252,区位码是3811

〔偏〕字的UNICODE是U+504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559,UTF-32:0000504F,UTF-8:E5 81 8F。

〔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334,属常用字

〔偏〕字的近义词是斜、歪,反义词是,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piānㄆㄧㄢ

基本解释

歪,不在中间。~斜。~离。~旁。~僻。~远。~锋(a。书法上指用毛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;b。泛指做文章从侧面着手的方法)。不~不倚。
不全面,不正确。~爱。~见。~激。~狭。~执。~废。~颇。~听~信。
与愿望、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。~~。~巧。
谦辞,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。我~过了,您请吃吧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人,扁声。本义:不正,倾斜。
2.同本义。
leaning; slanting; inclined; tilted;
偏,颇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无偏无颇。 —— 《书·洪范》势有偏侧。 —— 南朝宋· 谢灵运《山居赋》
偏岸(斜岸);偏偏倒倒(东倒西歪。形容站不稳);偏侧(犹倾侧;偏斜);偏倒(倾斜)
3.边远。
remote;
心远地自偏。 —— 晋· 陶渊明《饮酒》
偏邦(远离中原地区的边远小国);偏伯(边远地方的长官);偏海(边远的滨海地区);偏泽(边远之地);偏州(僻远之州);偏陬(僻远之地)
4.片面,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。
one-sided; unilateral;
偏为(偏向;偏袒);偏任(片面信任);偏行(片面实行);偏定(片面论定);偏解(片面的见解);偏辞(片面之词);偏裨(偏将与裨将)
5.独,特 。
particular;
偏委(特殊照顾);偏惠(特殊的利益);偏嗜(特殊的爱好)
6.偏私;不公正;不公平。
selfish; partial; prejudiced;
王道荡荡,不偏不党;王道平平,不党不偏。 —— 《墨子·兼爱下》通则骄而偏。 —— 《荀子·不苟》
偏佞(偏私奸巧);偏指(偏私的意愿);偏徇(偏私曲从);偏护(偏私的袒护);偏执(固执);偏介(孤高偏执);偏吝(偏执鄙吝);偏令(偏颇的政令);偏曲(偏颇隐晦);偏政(偏颇的政教);偏恣(偏颇任性);偏说(偏颇、片面的言论);偏质(偏颇之性);偏论(偏颇的议论)
7.假借为“”。普遍。
allover; everywhere;
则不可偏观也。 —— 《墨子·小取》
8.通“”。扁舟,小船。
small boat; skiff;
乘偏舟于五湖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
9.通“”。疾飞,飘扬。
lightly; flying;
名词
1.旁;一方 。
side;
偏王(占据一地而称王);偏帅(一方守将);偏霸(偏据一方而称王);偏亡(缺少某一方面);偏至(在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);偏长(一方面的特长);偏修(修道的旁门);偏室(正屋旁的房子);偏出(庶出;妾所生的子女)
2.部属。
subject;
举其偏,不为党。 —— 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
3.配偶的一方。
spouse;
但以偏亲垂老,生计屡空,聊复靦颜以居,未能投劾而去。 —— 宋· 秦观《谢馆职启》
偏栖(独居)
4.偏差;错误 。
error;
纠偏。
动词
1.倾侧。
incline; tilt;
太阳已偏到西边去。 ——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
2.偏袒 。
be partial to and side with;
偏枯(偏袒;偏于一方);偏怙(偏心;偏向);偏毗(偏袒;辅助);偏枯曲庇(偏袒庇护);偏为(偏向;偏袒)
3.坚持,强求 。
insist on;
不该她去,她偏要去。
4.用于客套语。表示先用过或已用过茶饭 。
have had(a meal);
偏背(客气话。已吃过饭了)
副词
1.表示程度。很;最;特别 。
specially;
偏吃(吃得特别好);偏肥(特别鄙薄);偏宜(特别合适);偏视(特别看重);偏恶(特别的厌恶);偏精(特别精通);偏怜(特别宠爱);偏宝(特别珍爱);偏昵(特别亲近)
2.表示出乎意料或与意愿相反 。
why;
偏陪(“不能奉陪”的谦称,失陪)
3.表示时间,相当于“正的”、“恰巧”。
just in time;
正是扬帆时,偏逢江上客。 —— 唐· 皇甫冉《曾东游以诗寄之》
4.表示时间,相当于“”、“单单” 。
only;
偏制(独自控制);偏得(独得);偏栖(独居);偏醒(独醒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4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10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35頁,第12

唐韻》:芳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紕延切,𡘋音篇 —— 頗也、側也。書・洪範》:無黨無偏,王道平平。

又,中之兩旁曰偏。左傳・隱十一年》:鄭伯使許大夫百里,奉許叔以居許東偏。

又,屬也。左傳・襄三年》: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,舉其偏不爲黨〔「能舉善矣」下有「稱其讎不為諂,立其子不為比」十二字。原文作: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,稱其讎不為諂,立其子不為比,舉其偏不爲黨〕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》五十人爲偏〔「五十人爲偏」,《周禮註疏》卷二十八,服虔注「卒偏之兩」作「五十人曰偏」〕

又,《司馬法》:車戰,二十五乗爲偏。詳前伍字註。

又,偏枯。荀子・非相篇》:禹跳湯偏。【鄭註】湯半䯆枯。

又,姓。漢偏呂。見史游《急就章》。

又,偏、翩、篇古通用。易・泰卦》「翩翩,不富以其鄰」,陸德明作篇篇,古文作偏偏。
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39頁,第2

《周禮・地官》五十人爲偏。

謹按此夏官敍官疏文,非地官經文也。地官謹改爲夏官疏。

《荀子・非相篇》禹跳湯偏。《鄭註》湯半䯆枯。

謹照原書半䯆改半體。

注解

〔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偏〕字拼音是p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扁

〔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扁声。本义是不正,倾斜。

〔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iān] ⑴ 歪,不在中间⑵ 不全面,不正确⑶ 与愿望、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⑷ 谦辞,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芳連切頁碼263頁,第13

偏頗也。从人扁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頗,頭偏也。引申為凡偏之稱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僻連反頁碼677頁,第1行,第1

偏頗也。從人扁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芳連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510頁,第2許惟賢663頁,第2

偏頗也。

段注頗,頭偏也。引伸爲凡偏之偁。故以頗釋偏。二字雙聲。《尙書》。無偏無頗。絫言之也。《周易》翩翩。古文作偏偏。

从人。扁聲。

段注芳連切。十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偏,斜侧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扁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扁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的言行。從扁,聲符,注明音讀。隸書承自篆文,右體「冊」形上端縮入。楷書承之自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偏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18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663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505頁
4說文校箋第336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318頁,第13字
6說文今釋第1151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96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063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701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05頁,第23字
11標注說文第330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2712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8129頁【補遺】第17216頁
14通訓定聲第3361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698頁【崇文】第2789頁
16說文句讀第1080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381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777頁,第1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