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字详情
篇
篇字概述
〔篇〕字拼音是(piān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篇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扁”,五行属木。
〔篇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竹,扁声。本义是竹简。
〔篇〕字仓颉码是HHSB HISB,五笔是TYNA,四角号码是88227,郑码是MWLD,中文电码是4638,区位码是3810。
〔篇〕字的UNICODE是U+7BC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687,UTF-32:00007BC7,UTF-8:E7 AF 87。
〔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268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131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92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52頁,第12字
音《廣韻》:芳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紕延切;《正韻》:紕連切,𡘋音偏。《正韻》:𥳑成章也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元光元年,詔賢良,咸以書對,著之於篇。《詩・關雎》〔疏〕:篇,徧也 —— 出情鋪事,明而徧也。
义又,《說文》關西謂榜曰篇,笞掠也。
义又,竹名。《詩・衞風》:綠竹猗猗。【傳】篇,竹也。【疏】似小藜,赤莖節,好生道旁,可食。
义又,山名。《山海經》:洞庭山之首,曰篇遇之山。
义又,姓。《韻會》:周大夫史篇之後。
义又,《字彙補》同「翩」。古文《易》:篇篇不富,以其鄰。陸氏曰:輕舉貌。
音又,叶批笭切。〈道藏歌〉:白帝行炁道當新,名書紫府得其篇,西龜定錄位眞人。
注解
〔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篇〕字拼音是pi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扁。
〔篇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竹,扁声。本义是竹简。
〔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iān] ⑴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⑵ 量词,指文章、纸张、书页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芳連切頁碼第142頁,第16字續丁孫
篇
書也。一曰關西謂榜曰篇。从竹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僻連反頁碼第363頁,第4行,第1字述
書也。一曰關西謂榜篇。從竹扁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、《書》之義,一篇一義聮也。榜,笞掠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芳連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759頁,第1字許惟賢第338頁,第5字
書也。
段注書,箸也。箸於𥳑牘者也。亦謂之篇。古曰篇。漢人亦曰卷。卷者,縑帛可捲也。
一曰關西謂榜篇。
段注榜所以輔弓弩者。此其引伸之義。今之榜頟標榜是也。關西謂之篇,則同扁。
从竹。扁聲。
段注芳連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關西謂旁篇,旁即榜,漢作牓。
白话解释
篇,书册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篇”是关西对榜的叫法。字形采用“竹”作边旁,“扁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竹、扁聲。從「竹」,表示竹簡;「扁」表示音讀,也兼有薄片的意思。隸書有二個形體,一個誤變為從草頭;另外一個與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篇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81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75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9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87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75頁,第2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31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11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56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92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13頁,第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84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45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808頁【補遺】第1670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61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77頁【崇文】第15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61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94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637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59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