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字详情
偶
偶字概述
〔偶〕字拼音是(ǒu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禺”,五行属木。
〔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禺声。禺,通常读 yù,又音 ǒu 。本义是仿人形制成的木偶。
〔偶〕字仓颉码是OWLB,五笔是WJMY,四角号码是26227,郑码是NKLZ,中文电码是0260,区位码是3728。
〔偶〕字的UNICODE是U+507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598,UTF-32:00005076,UTF-8:E5 81 B6。
〔偶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328,属常用字。
〔偶〕字反义词是奇,异体字是遇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7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2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6頁,第24字
音《唐韻》:五口切;《韻會》:語口切,𡘋音耦 —— 凡數,雙曰偶,隻曰奇。《禮・郊特牲》:鼎俎奇而籩豆偶,隂陽之義也。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合也。【註】謂對合也。又,牉合也。賈誼〈五餌〉:言偶人無時。《韓詩》:言不失時,以偶爲牉合也。又,《家語》:聖人因時,以合偶男女。
义又,儕輩曰偶。《前漢・黥布傳》:率其曹偶,亡之江中。
义又,適然也。《列子・楊朱篇》:鄧析謂子產曰:鄭國之治偶耳,非子之功也。
义又,俑也。象人曰偶,木土像亦曰偶。《史記・孟嘗君傳》:木偶人謂土偶人。一作寓禺。《前漢・郊祀志》:木寓龍。《史記・封禪書》:木禺龍。𡘋同「偶」。別作𣕃,非。
义又,姓。明洪武中,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。
音又,叶五舉切,音語。光武〈賜侯霸書〉:崇山幽都何可偶,黃鉞一下無處所。
注解
〔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偶〕字拼音是ǒ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禺。
〔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禺声。禺,通常读 yù,又音 ǒu 。本义是仿人形制成的木偶。
〔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ǒu] ⑴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⑵ 双,对,成双成对,与“奇( jī )”相对⑶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⑷ 指丈夫或妻子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五口切頁碼第265頁,第16字續丁孫
偶
桐人也。从人禺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五斗反頁碼第682頁,第5行,第3字述
桐人也。從人禺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五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529頁,第4字許惟賢第671頁,第7字
桐人也。
段注偶者,寓也。寓於木之人也。字亦作寓。亦作禺。同音假借耳。按木偶之偶與二枱並耕之耦義迥別。凡言人耦,射耦,嘉耦,怨耦皆取耦耕之意。而無取桐人之意也。今皆作偶則失古意矣。又俗言偶然者,當是俄字之聲誤。
从人。禺聲。
段注五口切。四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「桐人」或謂「相人」之誤。偶然之偶當作寓,「寓寄非常」,乃寓然(偶然)也。
桐人也。桐為湯紅切,乃俑之誤,偶然之偶即遇字耳,謂相遇也。
「桐人」或謂是「相人」之誤。偶然=寓然。「寓寄非常」,乃偶然也。奇偶=耦。
或謂作「相人」也。偶然字恐係寓字之假。
白话解释
偶,桐木雕的人像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禺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禺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與人相關。從禺,聲符,注明音讀。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偶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22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70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0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41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21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63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9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10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20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7頁,第2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34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4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207頁【補遺】第1723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3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04頁【崇文】第28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93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44頁,第7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422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84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