塸字详情

𭗱

ōuqiūㄑㄧㄡ
土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+5878 CJK 基本汉字

土部

14画

11

14画 (塸)

左右结构

FAKK

GSRR

BHJJ

41116

U 5878

横、竖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折/竖弯

塸字概述

〔塸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ōu、qiū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塸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區”。

〔塸〕字仓颉码是GSRR,五笔是FAKK,四角号码是41116,郑码是BHJJ

〔塸〕字的UNICODE是U+587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648,UTF-32:00005878,UTF-8:E5 A1 B8。

〔塸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ōu

基本解释

墓。
沙堆。
瓦器:“有流星大如三升~。”

2qiūㄑㄧㄡ

基本解释

量词,用于被分隔开的一块块的农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51頁,第24

同文書局本: 第237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169頁,第5

廣韻》:烏后切;《集韻》:於口切,𡘋音毆 —— 沙堆。一曰墓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烏侯切,音歐 —— 聚沙曰塸。

注解

〔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塸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ōu、qi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區

〔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ōu] ⑴ 墓。⑵ 沙堆。⑶ 瓦器:“有流星大如三升~。” [qiū] ⑴ 量词,用于被分隔开的一块块的农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