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字详情
善
善字概述
〔善〕字拼音是(shàn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善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羊、丷、𠮛”或“𦍌、䒑、口”,五行属金。
〔善〕字造字法是会意,从言,从羊。言是讲话。羊是吉祥的象征。本义是吉祥。
〔善〕字仓颉码是TGTR TTR,五笔是UDUK86,UUKF98,四角号码是80601,郑码是UCUJ,中文电码是0810,区位码是4138。
〔善〕字的UNICODE是U+558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892,UTF-32:00005584,UTF-8:E5 96 84。
〔善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738,属常用字。
〔善〕字的近义词是擅,反义词是恶,异体字是嬗、譱、𠲘、𠵊、𠾄、𦎍、𦏟、𦏯、𧨅、𧮟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56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97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5頁,第11字
音《廣韻》:常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上演切,𡘋音蟺。《說文》:吉也。《玉篇》:大也。《廣韻》:良也、佳也。《書・湯誥》:天道福善禍淫㊟〔「福禍」二字,開明版作「福禍」〕。
义又,《詩・鄘風》:女子善懷。【箋】善,猶多也。《禮・文王世子》:嘗饌善,則世子亦能食。【註】善謂多于前。
义又,《禮・曲禮》:入國不馳。【註】:馳善躙人也。【疏】善猶好也,車馳則好行刺人也。
义又,《禮・王制》〔註〕:善士謂命士也。
义又,《禮・學記》:相觀而善之謂摩。【疏】善猶解也。
义又,《禮・少儀》:問道藝曰:子習于某乎,子善于某乎㊟〔二「于」字,開明版作「於」〕。【疏】道難,故稱習,藝易,故稱善。
义又,《前漢・西域傳》:鄯善國,本名樓蘭王。
义又,與單通。《前漢・匈奴傳》:單于曰善于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姓也。《呂氏春秋》:善卷,堯師。
音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時戰切,音繕。毛氏曰:凡善惡之善則上聲,彼善而善之則去聲,「《孟子》王如善之」是也。〇【按】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善字俱無去聲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與人交讙曰友善。《史記・刺客傳》:田光曰:所善荊卿可使也。
义又,與膳通。《莊子・至樂篇》:具太牢以爲善
义《集韻》或作嬗。
注解
〔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善〕字拼音是sh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𦍌、䒑、口。
〔善〕字造字法是会意,从言,从羊。言是讲话。羊是吉祥的象征。本义是吉祥。
〔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àn] ⑴ 心地仁爱,品质淳厚⑵ 好的行为、品质⑶ 高明的,良好的⑷ 友好,和好⑸ 熟悉⑹ 办好,弄好⑺ 擅长,长( cháng )于⑻ 赞许:“群臣百姓之所~,则君~之”。⑼ 好好地⑽ 容易,易于⑾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常衍切頁碼第77頁,第11字續丁孫
譱
吉也。从誩从羊。此與義美同意。
𦎍
異體𧨅、善、善、善
篆文善从言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𦍋,美物也。故于文誩𦍋為譱,或省作善……俗作善。」按:商代金文像羊頭形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石遣反頁碼第216頁,第5行,第1字述
言也。從誩,從羊。此義與美同意。
鍇注臣鍇曰:「通論詳矣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16頁,第5行,第2字述
篆文譱從言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常衍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05頁,第4字許惟賢第183頁,第4字
吉也。
段注《口部》曰:吉,譱也。
从誩⺸。此與義美同意。
段注《我部》曰:義與善同意。《羊部》曰:美與善同意。按羊,祥也。故此三字從羊。常衍切。十四部。
篆文从言。
段注據此則譱爲古文可知矣。此亦上部之例。先古後篆也。譱字今惟見於《周禮》。他皆作善。
善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54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21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7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07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99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57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62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44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52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63頁,第2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07頁,第1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79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176頁【補遺】第1646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88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22頁【崇文】第8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0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129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275頁,第1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