姗字详情

shānㄕㄢshànㄕㄢˋ
女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+59D7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女部

8画

5

8画 (姍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VMMG

VBBM

ZMQA

47440

1194

7009

U 59D7

撇点、撇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撇、横折钩、横

姗字概述

〔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ān、shàn),部首是女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姗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女、册”,五行属金。

〔姗〕字仓颉码是VBBM,五笔是VMMG,四角号码是47440,郑码是ZMQA,中文电码是1194,区位码是7009

〔姗〕字的UNICODE是U+59D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999,UTF-32:000059D7,UTF-8:E5 A7 97。

〔姗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066

〔姗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shānㄕㄢ

基本解释

〔~~〕形容走路缓缓从容的样子,如“~~来迟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讥讽,诽谤。此义通“”。
satirize;
姗,诽也。从女,删省声。与讪略同。 —— 《说文》自任私智,姗笑之代。 —— 《汉书·异姓诸侯王表奏》显恐 天下学士姗己。 —— 《汉书·石显传》
姗谤(讥笑诽谤);姗议(诽议);姗诮(讥刺);姗笑(讥笑,嘲笑);姗侮(讪笑侮辱,讥笑轻慢)
副词
缓步的样子 slowly; leisurely偏何姗姗其来迟!——《汉书·孝武李夫人传》便姗嬖屑。——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。注:“衣曳地貌。”

2shànㄕㄢˋ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讥讽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610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258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194頁,第25

廣韻》:蘇干切;《集韻》:相干切,𡘋音山 —— 好也。一曰誹也。前漢・異姓諸侯王表》:秦自任私,智姍笑三代。

又,《集韻》:師姦切,音刪。又,所晏切,音訕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鋪官切,音潘 —— 𨢄也。又,簫前切,音先 —— 姍姍,行貌。前漢・外戚傳》:立而望之,何姍姍其來遲。

又,桑葛切,音躠 —— 婦人行衣曳地貌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便姍嫳屑。
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13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3頁,第16

《前漢・外戚傳》立而望之,何姍姍其來遲。

謹照原文何字上增偏字。

《司馬相如・子虛賦》便姍嫳屑。

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。

注解

〔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

〔姍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ān、s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冊

〔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ān] ⑴ 同“姗”。 [shàn] ⑴ 同“姗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所晏切頁碼418頁,第2

𡜜

異體姍、姗

𡜜誹也。一曰翼便也。从女,刪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史憲反頁碼1000頁,第3行,第1

𡜜誹也。一曰女臭也。從女,刪省聲。一曰姍,翼便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漢書》多用爲訕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所晏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497頁,第3許惟賢1087頁,第2

𡜜誹也。

段注《漢書》。姍笑三代。說者謂卽訕字也。

从女。刪省聲。

段注所晏切。十四部。

一曰翼𠊳也。

段注未聞。

白话解释

姗,诽谤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姗”是展翅翩翩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省略了“刂”的“删”作声旁。

姍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27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1063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792頁
4說文校箋第554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496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834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09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18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653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29頁,第30字
11標注說文第532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4374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2249頁【補遺】第17853頁
14通訓定聲第302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92頁【崇文】第4365頁
16說文句讀第1807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892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159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