喑字详情
喑
喑字概述
〔喑〕字拼音是(yīn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喑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音”,五行属土。
〔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音声。本义是小儿哭泣不止。
〔喑〕字仓颉码是RYTA,五笔是KUJG,四角号码是60061,郑码是JSK,中文电码是0819,区位码是6419。
〔喑〕字的UNICODE是U+559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905,UTF-32:00005591,UTF-8:E5 96 91。
〔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156。
〔喑〕字异体字是噾、瘖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58頁,第1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98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6頁,第1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於金切;《正韻》:於禽切,𡘋音隂。《說文》:宋齊謂兒泣不止曰喑。
义又,《六書故》:失聲不能言謂之喑。《文子・上篇》:臯陶喑而爲大理。《後漢・袁閎傳》:遂稱夙疾,喑不能言。《風俗通義》:無聲響,徒喑喑而已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烏含切,音諳。《廣韻》:啼泣無聲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一曰大呼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於錦切,音飲。《莊子・知北遊》:自本觀之,生者喑醷物也。【註】喑醷,聚氣貌。【音義】喑,李音飲,郭音闇,陸音䕃,又於感反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鄔感切,音晻。又,《集韻》:烏紺切,音暗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禁切,音䕃。《廣韻》:聲也。《史記・淮隂侯傳》:項王喑噁叱咤,千人皆廢。
音又,《集韻》:《方言》:啼極無聲,齊宋之閒謂之喑,或作𠽨。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愛日堂藏本: 第9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1頁,第28字
《音義》喑,李音飲,郭音闇,陸音䕃,又於感反。
謹照原文改:音義喑音䕃,郭音闇,李音飲,一音於感反。
注解
〔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喑〕字拼音是y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音。
〔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音声。本义是小儿哭泣不止。
〔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īn] ⑴ 哑,不能说话⑵ 缄默,不说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於今切頁碼第40頁,第17字續丁孫
喑
宋齊謂兒泣不止曰喑。从口音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郁吟反頁碼第123頁,第6行,第1字述
宋、齊謂兒泣下不止曰喑。從口音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於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17頁,第1字許惟賢第95頁,第13字
宋齊謂兒泣不止曰喑。
段注《方言》。齊宋之閒謂之喑。或謂之惄。按喑之言瘖也。謂啼極無聲。
从口。音聲。
段注於今切。七部。
喑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3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3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2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5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8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6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4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43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0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1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08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094頁【補遺】第1629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56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0頁【崇文】第47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0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4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