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字详情
因
因字概述
〔因〕字拼音是(yīn),部首是囗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因〕字是全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囗、大”,五行属土。
〔因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囗( wéi )大。大,人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在车席子上。本义是“茵”的本字,坐垫,车垫。
〔因〕字仓颉码是WK,五笔是LDI,四角号码是60804,郑码是JD,中文电码是0936,区位码是5082。
〔因〕字的UNICODE是U+56E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240,UTF-32:000056E0,UTF-8:E5 9B A0。
〔因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430,属常用字。
〔因〕字反义词是果,异体字是㧢、囙、𡆬、𡇂、𤇀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囗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0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17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8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:於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伊眞切,𡘋音姻。《說文》:从囗大,會意。徐鍇曰:能大者,衆圍就之也。
义又,仍也、襲也。《論語》:殷因於夏禮。《孟子》:爲高必因丘陵,爲下必因川澤。《書・堯典》:日永星火,以正仲夏,厥民因。【註】析而又析也。《禮・禮器》:因天事天,因地事地,因名山升中于天,因吉土以享帝于郊。
义又,依也。《論語》:因不失其親,亦可宗也。
义又,托也。《孟子》:時子因陳子而以吿孟子。
义又,由也。鄒陽〈上梁王書〉: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於道,莫不按劒相盼者,無因至前也。
义又,緣也。《傳燈錄》: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後世因,今生作者是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・定二年》:遂人四族,有因氏。《正字通》:明有因禮因絅。
义又,《六書正譌》:借爲昏姻之姻,言女有所因。
音又,叶烏前切,音烟。陸雲〈贈顧尚書〉詩:殊音合奏,曲異響連;絕我懽條,統我思因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㧢。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上 部首:囗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06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1頁,第48字
《鄒陽上梁王書》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於道,莫不按劒相盼者,無因至前也。
謹照史記漢書本傳盼𠀤作眄,改眄。
注解
〔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囗部。
〔因〕字拼音是yīn,全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囗、大。
〔因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囗( wéi )大。大,人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在车席子上。本义是“茵”的本字,坐垫,车垫。
〔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īn] ⑴ 原故,原由,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⑵ 理由⑶ 依,顺着,沿袭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於眞切頁碼第203頁,第6字續丁孫
因
就也。从囗、大。
鉉注徐鍇曰:「《左傳》曰:植有禮,因重固。能大者,眾圍就之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『因』字从人在衣中,因而有『就也』的意思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伊申反頁碼第518頁,第1行,第1字述
就也。從囗、大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植有禮,因重固。能大者,衆圍就之也。』《史記》曰:『就之如日。』言近則大也。又,大字人之象也,天因就人之爲也。《尚書》曰:『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於眞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110頁,第2字許惟賢第490頁,第3字
就也。
段注就下曰:就高也。爲高必因丘陵。爲大必就基阯。故因從囗大。就其區域而擴充之也。《中庸》曰:天之生物。必因其材而篤焉。《左傳》曰:植有禮。因重固。《人部》曰:仍,因也。《論語》。因不失其親。謂所就者不失其親。
从囗大。
段注於眞切。十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「因不失其親」=恩不失其親。
就也,有擴張誼。
白话解释
因,就近依凭。字形采用“囗、大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字形都像人倒臥在墊席之上的樣子,從大從囗。「大」是人正面的形體,「囗」表示方正墊席的形狀。戰國文字將方正的墊席改作略似三角形的形狀,但仍然可以看出人倒臥其上的樣子。篆文之後的字形,都是依據甲、金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因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99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13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9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56頁,第1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48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8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538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31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30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7頁,第2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53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041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435頁【補遺】第1694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31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33頁【崇文】第212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813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518頁,第2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268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146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617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