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字详情
阴
阴字概述
〔阴〕字拼音是(yīn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阴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阝、月”或“⻖、月”,五行属土。
〔阴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阜( fù ),从侌,侌( yīn )亦声。阜,土山,从阜多与地形有关。简化字属会意,表示月夜笼罩山冈,很阴暗。本义是山的北面,水的南面。
〔阴〕字仓颉码是NLB,五笔是BEG,四角号码是77220,郑码是YQVV,中文电码是7113,区位码是5085。
〔阴〕字的UNICODE是U+963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452,UTF-32:00009634,UTF-8:E9 98 B4。
〔阴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575,属常用字。
〔阴〕字反义词是晴、阳,异体字是侌、阥、陰、隂、霒、𠆭、𠊺、𢉩、𣱙、𤽎、𨹉、𨹩、𨻔、𨼖、𨽙、𨽭、𩃬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25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47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36頁,第5字
义與隂同。見《字彙補》𨹉字註。
注解
〔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。
〔阴〕字拼音是y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月。
〔阴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阜( fù ),从侌,侌( yīn )亦声。阜,土山,从阜多与地形有关。简化字属会意,表示月夜笼罩山冈,很阴暗。本义是山的北面,水的南面。
〔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īn] ⑴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,与“阳”相对:~阳。一~一阳谓之道。~差阳错。~盛阳衰。~虚生热。图形:⚋(U 268B)。⑵ 指“月亮”⑶ 带负电的⑷ 云层较厚,遮住阳光⑸ 不见阳光,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⑹ 不露出表面的,暗中的⑺ 背地捣鬼,险恶⑻ 指冥间⑼ 凹进的⑽ 指时间⑾ 生殖器⑿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於今切頁碼第479頁,第6字續丁孫
陰
異體隂
闇也。水之南、山之北也。从𨸏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郁吟反頁碼第1118頁,第5行,第1字述
闇也,水之南、山之北也。從𨸏侌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山北水南,日所不及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於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92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70頁,第6字
闇也。
段注闇者,閉門也。閉門則爲幽暗。故以爲高明之反。
水之南,山之北也。从𨸏。
段注《穀梁傳》曰:水北爲陽。山南爲陽。注云:日之所照曰陽。然則水之南,山之北爲陰可知矣。《水經注》引伏虔曰:水南曰陰。《公羊》桓十六年傳注曰:山北曰陰。按山北爲陰,故陰字从𨸏。自漢以後通用此爲霒字。霒古文作侌。夫造化侌昜之气本不可象。故霒與陰,昜與陽皆叚雲日山𨸏以見其意而已。
侌聲。
段注於今切。七部。
白话解释
陰,昏暗无光。阴坡,在河川南面、山岭北面。字形采用“左耳旁”(阜),“侌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始見於金文,作為地名,亦見陰陽連用,已有陰暗意。金文陰字從阜;有從金聲,或從云、今聲。戰國秦簡和楚簡均見陰字,一般都作從阜、從云、今聲。篆文承戰國竹簡字形,從阜、侌聲。《說文》:「陰,闇也。」段注:「闇者,閉門也。閉門則爲幽暗,故以爲高明之反。《榖梁傳》曰:『水北爲陽,山南爲陽。』注云:『日之所照曰陽。』然則水之南、山之北爲陰可知矣。按,山北爲陰,故陰字从阜。自漢以後通用此爲霒字。霒,古文作侌。」隸楷字形均承篆文不變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阴。
陰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49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25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90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40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70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23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539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10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024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80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15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073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926頁【補遺】第1808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73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68頁【崇文】第50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97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97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777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314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