塼字详情

𭗱

zhuānㄓㄨㄢtuánㄊㄨㄢˊ
土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+587C CJK 基本汉字

土部

14画

11

14画 (塼)

左右结构

FGJF

GJII

BFDS

45143

U 587C

横、竖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提、点、横、竖钩、点

塼字概述

〔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zhuān、tuán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塼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專”。

〔塼〕字仓颉码是GJII,五笔是FGJF,四角号码是45143,郑码是BFDS

〔塼〕字的UNICODE是U+587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652,UTF-32:0000587C,UTF-8:E5 A1 BC。

〔塼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zhuānㄓㄨㄢ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2tuánㄊㄨㄢˊ

基本解释

古通“”,把东西抟弄成球形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52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237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69頁,第11

集韻》:徒官切 —— 同「團」。說文》:圜也。周禮》作專,《莊子》作园,《𤣥》作塼。

又,朱遄切,音專 —— 燒墼也。同「甎」。古史考》:烏曹始作甎。

又,淳沿切,音遄 —— 紡塼也。

注解

〔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uān、t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專

〔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ān] ⑴ 古同“砖”。 [tuán] ⑴ 古通“抟”,把东西抟弄成球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