彖字详情

tuànㄊㄨㄢˋ
彑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+5F56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通用字独体字

彑部

9画

6

9画 (彖)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XEU

VNMO

ZMGQ

27232

1740

6972

U 5F56

撇折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撇、捺

彖字概述

〔彖〕字拼音是(tuàn),部首是彑部,总笔画是9画,是独体字。

〔彖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彑、𧰨”,五行属火。

〔彖〕字仓颉码是VNMO,五笔是XEU,四角号码是27232,郑码是ZMGQ,中文电码是1740,区位码是6972

〔彖〕字的UNICODE是U+5F5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406,UTF-32:00005F56,UTF-8:E5 BD 96。

〔彖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6923

〔彖〕字异体字是𢑡𧰺

汉字解释

tuànㄊㄨㄢˋ

基本解释

《易经》中解释卦义的文字。~辞(亦称“卦辞”)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彐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66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362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307頁,第3

唐韻》:通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土玩切;《正韻》:吐玩切,𡘋湍去聲。說文》:豕走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易有彖象。史記・孔子世家》:孔子晚而喜易,序彖繫象說卦文言。易・繫辭》:彖者,言乎象者也。【註】彖總一卦之義也。【又】彖者,材也。【註】材,才德也。彖言成卦之材,以統卦義也。周易正義》:彖,斷也。斷定一卦之義,所以名爲彖也。

又,《類篇》:賞氏切,音矢 —— 豕屬。

又,敞尒切,音侈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彐部

〔彖〕字拼音是tu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彑、𧰨

〔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uàn] ⑴ 《易经》中解释卦义的文字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通貫切頁碼317頁,第1

彖豕走也。从彑,从豕省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玉篇》作『豕走悅也』,恐是許書古本如此。」

蔣注《廣韻》:易有彖象。《史記孔子世家》:孔子晚而喜易,序彖繫象說卦文言。《周易繫辭》:彖者,言乎象者也。注:彖,總一卦之義也。又彖者,材也。注:材,才德也。彖言成卦之材,以統卦義也。《周易正義》:彖,斷也。斷定一卦之義,所以名爲彖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八反切吐半反頁碼785頁,第2行,第2

彖豕走也。從彑,從豕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下反切通貫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824頁,第5許惟賢797頁,第8

彖𧺆也。

段注《玉篇》作豕走悅也。恐是許書古本如此。《周易》卦辭謂之彖。爻辭謂之象。《𣪠辭傳》曰:彖也者,才也。虞翻曰:彖說三才。彖者,言乎象者也。虞翻曰:八卦以象吿。彖說三才。故言乎象也。古人用彖字必系叚借。而今失其說。劉瓛曰:彖者,斷也。

从彑。从豕省。

段注通貫切。十四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《易經》訓「才」,不可解,彖或為篆之假。借為篆者,引筆書也,所謂書八卦也。

彖與象作《易經》時尚行,神話或以象、彖(即豕)為表象,猶今星卜以各種物為表象也。

豕走也。《周易繫傳》訓彖傳之象為「才」,不可解。或者是篆字之借,亦未可知。篆,引書也,象畫八卦形。

「彖曰」字或即篆字之假,篆訓「引書[也」,即八卦。

彖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26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790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604頁
4說文校箋第405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379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366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32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69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1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47頁,第16字
11標注說文第392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325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9474頁【補遺】第17437頁
14通訓定聲第2956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19頁【崇文】第3273頁
16說文句讀第1302頁
17說文新證第735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397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409頁,第2字
20古字釋要第906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