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字详情
影
影字概述
〔影〕字拼音是(yǐng),部首是彡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景、彡”,五行属土。
〔影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彡,景声。彡( shān ),毛饰花边形。本义是影子;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。
〔影〕字仓颉码是AFHHH,五笔是JYIE,四角号码是62922,郑码是KSKP,中文电码是1758,区位码是5116。
〔影〕字的UNICODE是U+5F7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433,UTF-32:00005F71,UTF-8:E5 BD B1。
〔影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240,属常用字。
〔影〕字异体字是景、𢒬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彡部
武英殿刻本: 第87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64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09頁,第16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於丙切;《韻會》:於景切,𡘋英上聲。《廣韻》:形影。《集韻》:物之隂影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惠迪吉,從逆凶,惟影響。【傳】若影之隨形,響之應聲。《列子・天道篇》:形動不生形而生影。《顏氏家訓》:《書・大禹謨》曰「惟影響」、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「土圭測影」、孟子曰「圖影失形」、《莊子・齊物論》云「罔兩問影」,如此等尤當爲光景之景。凡隂景者,因光而生,故卽謂爲景。《淮南子・天文訓》呼爲景柱,《廣雅》晷柱挂景,𡘋是也。至晉世,葛洪《字苑》始加彡爲影,音於景反;而世閒輒治《尚書》、《周禮》、《莊》、《孟》从葛洪字,甚爲失矣。《六書正譌》:影者,光景之類合。通用景,非。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,今槩从影。
义又,漏影,刀名。《古今注》:漢文帝有百鍊、靑犢、漏影三刀。
义又,躡影,馬名。《博物志》:躡影,秦良馬。
义又,木名。《花木志》:瀛州有木,日中視之,一葉百影。
义又,仄影,扇名。《事物紀原》:周昭王時,脩塗國獻丹鶴,以翅爲扇。一曰條融,一曰仄影。
音又,叶倚兩切,音養。〈道藏歌〉:解散七𤣥祖,更法無中影;七化反自然,帝一同𤣥響。
义《集韻》:或書作𢒬。
注解
〔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彡部。
〔影〕字拼音是yǐ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景、彡。
〔影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彡,景声。彡( shān ),毛饰花边形。本义是影子;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。
〔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ǐng] ⑴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,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⑵ 形象⑶ 描摹⑷ 指“电影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居影切頁碼第216頁,第16字續丁孫
景
光也。从日京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光所在處,物皆有陰。」「後人名陽曰光,名光中之陰曰影,別製一字,異義異音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己皿反頁碼第552頁,第1行,第1字述
光也。從日京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居影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214頁,第3字許惟賢第534頁,第2字
日灮也。
段注日字各本無。依《文𨕖》張孟陽〈七哀〉詩注訂。《火部》曰:光者,明也。《左傳》曰:光者遠而自他有燿者也。日月皆外光。而光所在處物皆有陰。光如鏡故謂之景。《車舝》箋云:景,明也。後人名陽曰光。名光中之陰曰影。別製一字。《異義》異音。斯爲過矣。《爾雅》、《毛詩》皆曰:景,大也。其引伸之義也。
从日。京聲。
段注居影切。古音在十部。讀如姜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日光也。光引申訓大,故景亦訓大。
訓大者與京聲義近。
日光也。光訓大,故景亦訓大。影字《說文》無,乃俗字,正即作景。
日光也。光訓大,故景亦訓大(二字古義近)。影字《說文》無,或即景字。
白话解释
景,太阳的光。字形采用“日”作边旁,“京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字從日、京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景,日光也。」段注:「日月皆外光,而光所在處物皆有陰,光如鏡,故謂之景。後人名陽曰光,名光中之陰曰影,別製一字。《爾雅》、《毛詩》皆曰:『景,大也。』其引伸之義也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
景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25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48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2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73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63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945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632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50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39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68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71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18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788頁【補遺】第1701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703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75頁【崇文】第22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877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82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397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652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