撴字详情

𭗱

dūnㄉㄨㄣ
扌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64B4 CJK 基本汉字

扌部

15画

12

16画 (撉)

左右结构

RYBT

QYDK

DSYM

58040

U 64B4

横、竖钩、提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竖钩、提、撇、横、撇、捺

撴字概述

〔撴〕字拼音是(dūn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撴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敦”。

〔撴〕字仓颉码是QYDK,五笔是RYBT,四角号码是58040,郑码是DSYM

〔撴〕字的UNICODE是U+64B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780,UTF-32:000064B4,UTF-8:E6 92 B4。

〔撴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dūnㄉㄨㄣ

基本解释

重重地往下放。把杠铃往下一~。
方言,揪住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重重地往下放 。
tamp;
撴摔(重重地往下摔)
2.〈方〉∶揪住。
hold tight;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8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453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401頁,第1

集韻》:都昆切,音敦 —— 擊也。見搋字註。

注解

〔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撉〕字拼音是dū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敦、手

〔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ūn] ⑴ 同“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