敝字详情
敝
敝字概述
〔敝〕字拼音是(bì),部首是攵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㡀、攵”,五行属水。
〔敝〕字仓颉码是FBOK,五笔是UMIT86,ITY98,四角号码是98240,郑码是KVLM,中文电码是2411,区位码是1754。
〔敝〕字的UNICODE是U+655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949,UTF-32:0000655D,UTF-8:E6 95 9D。
〔敝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955。
〔敝〕字异体字是㡀、弊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27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72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19頁,第17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毘祭切,音幣。《說文》:帗也。一曰敗衣也。《玉篇》與㡀同。《詩・鄭風》:緇衣之宜兮,敝予又改爲兮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壞也。《易・井卦》:甕敝漏。
义又,《禮・郊特牲》:冠而敝之,可也。【釋文】棄也。
义又,《左傳・僖十年》:敝於韓。【註】敝,敗也。
义又,《左傳・襄九年》:以敝楚人。【註】敝,罷也。
义又,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弓人》:筋欲敝之敝。【疏】筋之椎打嚼齧,欲得勞敝。
义又,姓。《廣韻》:齊有敝無存。
义又,與蔽通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弓人》:長其畏而薄其敝。【註】敝,讀爲蔽塞之蔽,謂弓人所握持者。【疏】畏,謂柎之上下;敝,謂人所握持手蔽之處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部弭切,音𡌨 —— 敝跬,用力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蒲結切,音蹩。《詩・國風》敝苟在梁。徐邈讀。
音又,《正韻》:必弊切,音瞥。《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主自執宰敝膝。【註】師古曰:敝膝,賤者之服。敝與蔽同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筆別切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大成若缺,其用不敝。
义《玉篇》或作𡚁,俗作弊。
注解
〔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敝〕字拼音是b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㡀、攵。
〔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破旧,坏⑵ 谦辞,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毗祭切頁碼第256頁,第3字續丁孫
敝
帗也。一曰敗衣。从攴从㡀,㡀亦聲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因其敗而攴治之也。」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按語:「㡀象敗巾之形……契文正从攴、从㡀。會意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裘錫圭云:『從甲骨文字形來看,敝字顯然象擊巾之形,巾旁小點表示擊巾時揚起來的灰塵。从攴、从巾,擊巾的意思已能表示出來,所以巾旁小點有時被省去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毗制反頁碼第655頁,第6行,第1字述
帗也。一曰敗衣也。從㡀,從攴,㡀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毗祭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54頁,第2字許惟賢第636頁,第7字
帗也。
段注帗者,一幅巾也。
一曰敗衣。
段注引伸爲凡敗之偁。
从㡀。从攴。
段注會意。
㡀亦聲。
段注毗祭切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敝,幅巾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敝”是破败旧衣的意思。字形采用“攴、”会义。
,也作声旁。
敝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03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41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9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23頁,第1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08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13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9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944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4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8頁,第1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18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19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88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5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77頁【崇文】第27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44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627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235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55頁,第1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