斤字详情
斤
斤字概述
〔斤〕字拼音是(jīn),部首是斤部,总笔画是4画,是独体字。
〔斤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木。
〔斤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横刃,下为曲柄,象斧斤形。本义是斧子一类的工具。
〔斤〕字仓颉码是HML,五笔是RTTH,四角号码是72221,郑码是PD,中文电码是2443,区位码是2979。
〔斤〕字的UNICODE是U+65A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020,UTF-32:000065A4,UTF-8:E6 96 A4。
〔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137,属常用字。
〔斤〕字异体字是䤺、觔、釿、𧣊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斤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43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79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27頁,第2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舉欣切,音筋。《說文》:斫木也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宋之斤。《正字通》:以鐵爲之,曲木爲柄,剞劂之總稱。《集韻》或作釿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一曰權輕重之器。《前漢・律歷志》:斤者,明也,三百八十四銖。《易》二篇之爻,隂陽變動之象;十六兩成斤者,四時乗四方之象也。《小爾雅》:二鍰四兩謂之斤。【註】六兩爲鍰。
义又,姓。《廣韻》:斤氏,後改爲艾氏;奇斤氏,後改爲奇氏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居焮切,音靳。《爾雅・釋訓》:明明斤斤,察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斤斤其明。【傳】斤斤,明察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許斤切,音欣 —— 斤斤,仁也。
注解
〔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斤部。
〔斤〕字拼音是jīn,独体字。
〔斤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横刃,下为曲柄,象斧斤形。本义是斧子一类的工具。
〔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īn] ⑴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⑵ 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舉欣切頁碼第472頁,第3字續丁孫
斤
斫木也。象形。凡斤之屬皆从斤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斫木斧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橫者象斧頭,直者象柄,其下象所斫木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斫木曲柄斧類工具,周金文以後分成兩體書寫,象形意味漸失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幾欣反頁碼第1103頁,第1行,第1字述
斫木斧也。象形。凡斤之屬,皆從斤。
鍇注臣鍇曰:「象木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舉欣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864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45頁,第1字
斫木斧也。
段注此依小徐本。凡用斫物者皆曰斧。斫木之斧,則謂之斤。
象形。
段注橫者象斧頭。直者象柄。其下象所斫木。舉欣切。十三部。
凡斤之屬皆从斤。
段注按此篆象形之下當有一曰十六兩也六字。乃與《金部》銖鈞,《㒳部》兩,《禾部》䄷,合成五權。十黍爲絫,附見於絫下。斗二𦫵曰觳,附見於鬲下。《說文》之例正如此。班固說五權曰:斤,明也。卽《爾雅》、《毛傳》之斤斤,察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斫【石】,木斧也。
斫木斧也。
斫【石】,木斧也。
白话解释
斤,砍木头的斧子。字形像斧头的形状。所有与斤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斤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左為橫向的刃、右為其柄,像砍樹的工具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它和斧頭的不同,斧刃為縱向,斤刃是橫向。金文作
、
,左像斤刃,餘像其柄,而刃與柄分離,形體甚多訛變。戰國文字之
,承自金文之形,應很明顯。篆文作
,左方的斤刃再加彎曲,益失其形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
,楷書沿之以定體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
斤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36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06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9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28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62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88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8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979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80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74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05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98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715頁【補遺】第1805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151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46頁【崇文】第49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63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933頁,第2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588頁,第6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639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1296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