杵字详情
杵
杵字概述
〔杵〕字拼音是(chǔ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午”,五行属木。
〔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午声。本义是舂米的棒槌。
〔杵〕字仓颉码是DOJ,五笔是STFH,四角号码是48940,郑码是FMED,中文电码是2643,区位码是7238。
〔杵〕字的UNICODE是U+677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485,UTF-32:00006775,UTF-8:E6 9D B5。
〔杵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3879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29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13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59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昌與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敞呂切,𡘋音處。《說文》:舂杵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斷木爲杵,掘地爲臼,杵臼之利,萬民以濟。《禮・雜記》:杵以梧。【註】所以擣也。
义又,砧杵,槌衣具。儲光羲〈田家雜興〉詩:秋山響砧杵。
义又,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彗星曰天杵。
注解
〔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杵〕字拼音是ch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午。
〔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午声。本义是舂米的棒槌。
〔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ǔ] ⑴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⑵ 用长形的东西戳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昌與切頁碼第189頁,第19字續丁孫
杵
舂柄也。从木午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此當言从午,午亦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嗔伍反頁碼第478頁,第1行,第1字述
舂杵也。從木午聲。
鍇注臣鍇按:舂字注:「午,杵也。」臣以爲午者,直舂之意。此當言「從午,午亦聲」,無亦字,誤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昌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038頁,第2字許惟賢第457頁,第5字
舂杵也。
段注舂,擣粟也。其器曰杵。《繫辭》曰:𣃔木爲杵。掘地爲臼。臼杵之利。萬民以濟。
從木。午聲。
段注昌與切。五部。
杵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73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84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7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40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34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27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5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152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1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8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9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918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064頁【補遺】第1689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56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99頁【崇文】第199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5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904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83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