雏字详情

chúㄔㄨˊ
隹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96CF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隹部

13画

5

18画 (雛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VWY

NSOG

RXNI

20115

7176

1991

U 96CF

撇、横撇/横钩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雏字概述

〔雏〕字拼音是(chú),部首是隹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刍、隹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隹( zhuī ),刍声。本义是小鸡。

〔雏〕字仓颉码是NSOG,五笔是QVWY,四角号码是20115,郑码是RXNI,中文电码是7176,区位码是1991

〔雏〕字的UNICODE是U+96C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607,UTF-32:000096CF,UTF-8:E9 9B 8F。

〔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983,属次常用字

〔雏〕字异体字是𨿉𨿊𩿮𩿿𪀫𪄞

汉字解释

chúㄔㄨˊ

基本解释

幼小的鸟,生下不久的。~鸡。~燕。~儿。~凤。~形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隹( zhuī ),刍声。本义:小鸡。
2.同本义。
chick;
雏,鸡子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乃以雏尝黍。 —— 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新鸡也。”有人于此,力不能胜一匹雏,则为无力人矣。 —— 《孟子》
3.引申为幼禽。
very young bird;
雏烧。 —— 《礼记·内则》。疏:“鸟之小者也。”
雏雉(幼雉);雏禽(幼鸟);雏莺(幼莺。也喻指幼龄的歌妓)
4.幼小的动物。
the young;
乳虎,曾纩息之未定兮,乃敢探其穴,而啖其雏。 —— 宋· 苏轼《思子台》
5.幼儿。
infant;
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,名位岂肯卑微休! —— 唐· 杜甫《徐卿二子歌》挈妇将雏鬓有丝。 —— 鲁迅《七律·无题》
形容词
动物幼小的 。
nestling; fledgling;
雏鼠(幼鼠);雏虎(出生不久的幼虎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74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368頁,第39

標點整理本: 第1358頁,第5

唐韻》:仕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崇芻切,𡘋音䅳。說文》:雞子也。从隹、从芻。爾雅・釋鳥》:生噣,雛。【註】生能自食者。【釋文】雛,仕俱反。禮・月令》:天子乃以雛嘗黍。【釋文】仕于反。孟子》:力不能勝一匹雛。

又,《禮・內則》:不食雛𪔀【註】𪔀伏乳者。

又,《莊子・秋水篇》:南方有鳥,其名鵷雛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鵷雛孔鸞。【註】鵷雛,鳳屬也。集韻》或作鶵。俗作𨿊非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𡘋從遇切,音聚。集韻》:人名。仲尼弟子顏濁雛。

注解

〔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隹部

〔雛〕字拼音是c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芻、隹

〔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ú] ⑴ 见“雏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士于切頁碼112頁,第5

雛雞子也。从隹芻聲。

異體𪄞

鶵籒文雛从鳥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善于反頁碼293頁,第4行,第3

鶵鷄子也。從隹芻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雛猶云初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93頁,第5行,第1

籒文雛從鳥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士于切古音第四部頁碼566頁,第3許惟賢253頁,第5

鶵雞子也。

段注雞子,雞之小者也。《淮南》。天子以雛嘗黍。高曰:雛,新雞也。呂覽注云:雛,春雡也。郭景純言今呼少雞爲𩁙。則二注正同。《王制》。春薦韭。韭以卵。卵謂少雞。古者少雞亦曰卵。《方言》。雞雛,徐魯之閒謂之卵子。按雛引伸爲凡鳥子細小之偁。《釋鳥》曰:生哺𪃟,生噣雛。

从隹。芻聲。

段注士于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籒文雛。从鳥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本為雞子,後凡鳥子皆曰雛。漢人言小曰鄒(《釋名》,罵人曰鯫生,此二字皆雛之假借字。

漢人雛字訓小(《釋名》)。鯫生之鯫亦訓小,皆雛字之假借。雛本雞子,後凡鳥子皆曰雛。

白话解释

雏,小鸡。字形采用“隹”作边旁,“刍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作,由「隹」、「芻」二字構成。從隹,示其為鳥禽類。從芻,聲符,注明音讀。篆文承自甲骨文,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籀文從鳥、芻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雏。

雛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20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299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235頁
4說文校箋第148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142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501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86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01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729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88頁,第23字
11標注說文第145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110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4026頁【補遺】第16598頁
14通訓定聲第1460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293頁【崇文】第1169頁
16說文句讀第424頁
17章授筆記第159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10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376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