趎字详情

𭗱

chúㄔㄨˊ
走部 共13画 半包围结构 U+8D8E CJK 基本汉字

走部

13画

6

13画 (趎)

半包围结构

FHRI 86 、 FHTF 98

GOHJD

BOMK

45809

U 8D8E

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捺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点

趎字概述

〔趎〕字拼音是(chú),部首是走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趎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走、朱”。

〔趎〕字仓颉码是GOHJD,五笔是FHRI86,FHTF98,四角号码是45809,郑码是BOMK

〔趎〕字的UNICODE是U+8D8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238,UTF-32:00008D8E,UTF-8:E8 B6 8E。

〔趎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chúㄔㄨˊ

基本解释

古人名用字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走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911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217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194頁,第29

廣韻》:直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重株切,𡘋音廚 —— 人名。莊子・庚桑楚》:南榮趎。【音義】庚桑楚弟子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春朱切,音樞。又,慵朱切,音殊。又,椿俱切,音貙。又,陳留切,音儔。又,蚩周切,音犨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走部

〔趎〕字拼音是chú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走、朱

〔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ú] ⑴ 古人名用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