柎字详情
柎
柎字概述
〔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fū、fǔ、fù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柎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付”。
〔柎〕字仓颉码是DODI,五笔是SWFY,四角号码是44900,郑码是FNDS。
〔柎〕字的UNICODE是U+67C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574,UTF-32:000067CE,UTF-8:E6 9F 8E。
〔柎〕字异体字是不、弣、枎、桴、趺、跗、𣏘、𣘧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40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18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64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:甫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風無切,𡘋音膚。《說文》:闌足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芳無切,音敷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說文》編木以渡曰泭,或作柎,通作桴。孫炎曰:方木置水曰柎栰。《管子・兵法篇》:方舟投柎。
音又,《玉篇》:花萼足也。凡草木房謂之柎。《集韻》或作枎、𣘧。《山海經》:崇丘之山有木,圓葉而白柎。《正韻》作防父切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斐父切,音撫 —— 與拊同,樂器也,以葦爲之。《禮・樂記》:治亂以相。【註】相卽柎也,裝之以穅,形如鼓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符遇切,音附 —— 榆柎,木名。
义又,注也。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素積白屨,以魁柎之。【疏】以魁蛤灰注其上,使色白也。
义又,兪柎,良醫名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太古有岐伯、兪柎。
义又,與弣同,弓弝也、刀弝也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弓人有柎焉,故剽。《禮・少儀》:削授柎。
义又,楄柎。詳楄註。
义又,柎,猶倚也。《管子・輕重篇》:父老柎枝而論,終日不歸。
注解
〔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fū、fǔ、f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付。
〔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ū] ⑴ 器物的足部。⑵ 花托;花萼房或子房。⑶ 斗栱上的橫木。⑷ 字版(板)。⑸ 同“泭”。木筏。㈡ [fǔ] ⑴ 同“弣”。弓把中部。⑵ 通“拊”。( ①倚扶。②击打。③乐器名。)⑶ 通“坿”。涂注。㈢ [fù] ⑴ 〔楄柎〕藉尸木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甫無切頁碼第191頁,第28字續丁孫
柎
闌足也。从木付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柎、跗正俗字也,凡器之足皆曰柎。」王筠釋例:「許以樂柎枹椌柷類列,皆樂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甫無反頁碼第487頁,第1行,第1字述
闌足也。從木付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甫無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057頁,第4字許惟賢第466頁,第2字
闌足也。
段注柎蒙上文木𧇽言之。阑字恐有誤。《韵會》本闌作鄂。柎跗正俗字也。凡器之足皆曰柎。《小雅》。鄂不𩏬𩏬。傳云:鄂猶鄂鄂然。言外發也。箋云:承華者曰鄂。不當作柎。柎,鄂足也。鄂足得華之光明則𩏬𩏬然盛。古聲不柎同。箋意鄂承華者也。柎又在鄂之下。以華與鄂喻兄弟相依。郭璞云:江東呼草木子房爲柎。草木子房如石橊房,蓮房之類。與花下鄂一理也。
從木。付聲。
段注甫無切。四部。
柎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78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91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7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44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36頁,第1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40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78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19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41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0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42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949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155頁【補遺】第1690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63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09頁【崇文】第20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6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94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90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