瀯字详情

𭗱

yíngㄧㄥˊ
氵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U+702F CJK 基本汉字

氵部

19画

16

21画 (瀯)

左右结构

IOOK

EFFR

VUJJ

39166

U 702F

点、点、提、点、撇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撇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瀯字概述

〔瀯〕字拼音是(yíng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9画

〔瀯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營”。

〔瀯〕字仓颉码是EFFR,五笔是IOOK,四角号码是39166,郑码是VUJJ

〔瀯〕字的UNICODE是U+702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719,UTF-32:0000702F,UTF-8:E7 80 AF。

〔瀯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yíngㄧㄥˊ

基本解释

〔~~〕水流声,如“(水流)~~之声与耳谋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72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660頁,第28

標點整理本: 第609頁,第22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維傾切,音營 —— 澴瀯,水迴旋貌。

又,渟瀯,小水也。杜篤〈論都賦〉:去洛邑之渟瀯。亦作汀瀯。

又,瀯瀯,水聲也。白居易〈冷泉亭記〉:瀯瀯之聲與耳謀。

集韻》或作濴,亦作濚。

注解

〔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瀯〕字拼音是y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營

〔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íng] ⑴ 〔~~〕水流声,如“(水流)~~之声与耳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