璎字详情

yīngㄧㄥ
王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748E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王部

15画

11

22画 (瓔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GMMV

MGBOV

CLLZ

17144

3892

7212

U 748E

横、横、竖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撇点、撇、横

璎字概述

〔璎〕字拼音是(yīng),部首是王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璎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王、婴”或“、婴”,五行属土。

〔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玉,婴声。本义是似玉的美石。

〔璎〕字仓颉码是MGBOV,五笔是GMMV,四角号码是17144,郑码是CLLZ,中文电码是3892,区位码是7212

〔璎〕字的UNICODE是U+748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838,UTF-32:0000748E,UTF-8:E7 92 8E。

〔璎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854

〔璎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yīngㄧㄥ

基本解释

〔~珞〕古代一种用珠玉穿成串、戴在颈项上的装饰品。
(瓔)

详细解释

名词
(形声。从玉,婴声。本义:似玉的美石) 同本义。
jade-like stone;
璎,璎琅,石似玉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璎,璎珞。 —— 《广韵》即解颈众宝珠璎珞,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。 —— 《妙法莲华经普门品》
璎珠(玉珠。用作饰物);璎玑(珠玑。形容珍贵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: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79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745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697頁,第5

廣韻》:於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伊盈切,𡘋音嬰。玉篇》:《𡌨》云瓔珢,石似玉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瓔珞,頸飾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莖切;《正韻》:於京切,𡘋音罌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

〔瓔〕字拼音是y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嬰

〔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īng] ⑴ 见“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