疙字详情
疙
疒部
共8画
半包围结构
U+7599
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疙字概述
〔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gē、yì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疙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乞”,五行属木。
〔疙〕字仓颉码是KON,五笔是UTNV,四角号码是00117,郑码是TMYD,中文电码是4095,区位码是2477。
〔疙〕字的UNICODE是U+759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105,UTF-32:00007599,UTF-8:E7 96 99。
〔疙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214,属次常用字。
〔疙〕字异体字是𢖴、𤴸、𤵀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43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69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23頁,第12字
音《集韻》:魚乙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魚乞切,𡘋音𧺞。《集韻》:癡貌。《博雅》:癡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居氣切,音既。又,戟乙切,音曁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按,疙,頭上瘡突起也。俗呼疙禿。《淮南子・齊俗訓》:親母爲其子治疙禿,血流至耳,見者以爲愛之至也;使出于繼母,則過者以爲嫉也。事之情一也,所從觀者異也。
注解
〔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ē、y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乞。
〔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ē] ⑴ 〔~瘩〕a.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病块,如“头上起了个~~”;b.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,如“芥菜~~”;c.不易解决的问题,如“思想~~”;d.不通畅或不爽利,如“这篇作文中的语句很~~”;e.量词,如“一~~糕”;f.麻烦,别扭。均亦作“疙疸”(“瘩”、“疸”均读轻声)。㈡ [yì] ⑴ 痴呆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