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字详情
葛
葛字概述
〔葛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gé、gě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葛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曷”,五行属木。
〔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曷( hé )声。本义是一种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。
〔葛〕字仓颉码是TAPV,五笔是AJQN,四角号码是44727,郑码是EKRY,中文电码是5514,区位码是2480。
〔葛〕字的UNICODE是U+845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883,UTF-32:0000845B,UTF-8:E8 91 9B。
〔葛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550,属常用字。
〔葛〕字异体字是匂、𨞛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99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45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13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居曷切,音割。《玉篇》:蔓草也。《易・困卦》:困于葛藟。【註】引蔓纏繞之草。《𡌨雅》:瓜葛皆延蔓相及,故屬之綿遠者,取譬瓜葛。蔡邕《獨斷》:凡與先帝先后有瓜葛者,皆會尚書官,屬陛西除下。
义又,《說文》:絺、綌,草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葛之覃兮。【傳】葛所以爲絺、綌。《周禮・地官・掌葛》〔疏〕:以時徵絺、綌之材于山農。
义又,司馬相如〈大人賦〉:雜遝膠葛以方馳。【註】膠葛。驅馳也。
义又,國名。《書・仲虺之誥》:乃葛伯仇餉。《春秋・桓十四年》:邾人,牟人,葛人來朝。
义又,水名。《水經注》:沐水又南與葛陂相會。
义又,山名。《越絕書》有葛山。《山海經》:葛山之首無草木。
义又,姓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葛氏有三,嬴氏之後,以國爲氏,又諸葛,有熊氏之後爲詹葛氏,齊人語訛,以詹葛爲諸葛。
音又,《毛詩古音攷》音結。《詩・邶風》:旄丘之葛兮,何誕之節兮。馬融〈圍棋賦〉:乍緩乍急兮,上且未別;黑白紛亂兮,於約如葛。
音又,《唐韻古音》:《路史》葛天氏,葛音蓋。〇【按】古本葛與蓋通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04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7頁,第4字
《周禮・地官・掌葛疏》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。
謹照原文疏改掌。
《水經注》沐水又南與葛陂相會。
謹照原文沐水改沭水。
注解
〔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葛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é、gě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曷。
〔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曷( hé )声。本义是一种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。
〔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é] ⑴ 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布,块根肥大,称“葛根”,可制淀粉,亦可入药(通称“葛麻”)⑵ 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,用丝做经,棉线或麻线等做纬。㈡ [ě] ⑴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達切頁碼第23頁,第23字續丁孫
葛
絺綌艸也。从艸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格曷反頁碼第87頁,第6行,第3字述
絺綌,艸也。從艸曷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直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0頁,第5字許惟賢第61頁,第3字
絺綌艸也。
段注《周南》。葛之覃兮。爲絺爲綌。
从艸。曷聲。
段注古達切。十五部。
葛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3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1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1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6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93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6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3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43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674頁【補遺】第1623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58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9頁【崇文】第3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0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459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7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