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字详情
盘
盘字概述
〔盘〕字拼音是(pán),部首是皿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盘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舟、皿”,五行属水。
〔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皿,般声。皿,盘碗一类器具。本义是盘子,浅而敞口的盛物器。
〔盘〕字仓颉码是HYBT,五笔是TELF86,TULF98,四角号码是27102,郑码是PYLK,中文电码是4149,区位码是3744。
〔盘〕字的UNICODE是U+76D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424,UTF-32:000076D8,UTF-8:E7 9B 98。
〔盘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343,属常用字。
〔盘〕字异体字是洀、盤、鎜、𡘃、𣔚、𥂏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300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45頁,第2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91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:薄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蒲官切,𡘋音盤。《說文》:承盤也。或从金,或从皿,亦作柈。《禮・內則》:適父母舅姑之所,少者奉槃,長者奉水,請沃盥。《周禮・天官・掌舍》:若合諸侯,則共珠槃玉敦。【註】古者以槃盛皿,以敦盛食。
义又,槃,樂也。《詩・衞風》:考槃在澗。【鄭箋】考,成也;槃,樂也。
义又,槃停,不進也。《宋書・吳喜傳》:西雉既殄,便應還朝而解,故槃停,托云捍蜀。
音又,叶蒲沿切,便平聲。魏劉邵〈趙都賦〉:牛首湡溟,波池潺湲;經落疇邑,詰曲縈槃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15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2頁,第24字
《周禮・天官・掌舍》若合諸侯,則共珠槃玉敦。〔註〕古者以槃盛皿。
謹照原文掌舍改玉府。皿改血。
注解
〔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槃〕字拼音是p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般、朩。
〔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般声。本义是承盘,亦特指承水盘。
〔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án] ⑴ 同“盘”。⑵ 快乐:“昔文王不敢~于游田,以万人惟忧。”⑶ 姓。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05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96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53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:薄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蒲官切,𡘋畔平聲。《說文》:承槃也。《正字通》:盛物器。或木,或錫銅爲之。《左傳・僖二十三年》:乃饋盤飱置壁焉。《史記・滑稽傳》:杯盤狼籍。《呂氏春秋》:功名著于盤盂。
义又,浴器亦曰盤。《禮・喪大記》:沐以瓦盤。《大學》:湯之盤銘。【註】沐浴之盤也。
义又,國名。《南史・梁武帝紀》:盤盤國遣使朝貢。
义又,首出御世曰盤古氏。任昉《述異記》:盤古氏,夫婦隂陽之始也,天地萬物之祖也。今南海中盤古國人,皆以盤古爲姓。
义又,犬名。干寶《搜神記》:高辛帝有犬,其文五色,名盤瓠。
义又,姓。明隆慶中有盤銘。
义又,《博雅》:盤桓,不進也。《後漢・張楷傳》:前此徵命,盤桓未至。
义又,與般通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樂也。《書・五子之歌》:乃盤遊無度。《孟子》:般樂怠傲。
义又,與蟠通。《集韻》:曲也。《史記・司馬相如・子虛賦》:其山則盤紆岪鬱。諸葛亮贊:初九龍盤。
义又,盤庚,殷王名。《前漢・古今人表》作般庚。
义又,鉤盤,九河之一。《爾雅・釋水》〔註〕:水曲如鉤,流盤桓也。
义又,門名。陸廣微《吳地志》:盤門,古作蟠門。嘗刻木作蟠龍,以此鎭越。
义又,通作磐。《前漢・文帝紀》:盤石之宗。成公綏〈嘯賦〉:坐盤石。【註】盤,大石也。
义又,與螌通。《春秋・隱元年》〔疏〕:郭璞云:蜚卽負盤,臭蟲。《集韻》作負螌。
音又,叶蒲延切,便平聲。古詩:上枝似松柏,下根據銅盤;雕文各異類,離婁自相聮。
音又,叶似宣切,音旋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翹遙遷延,䠥
蹁躚;結九秋之增傷,怨西荊之折盤。【註】西荊卽楚舞也。折盤,舞貌。
义又,蜀江三峽中水波圓折不定者,名曰盤。亦作旋。張𧓍〈過黃牛峽〉詩:盤渦逆入嵌空地,斷壁高分繚繞雲。袁桷詩:敎民風揜草,化俗水旋渦。
音又,叶符兵切,音平。崔瑗〈竇大將軍鼎銘〉:禹鏤其鼎,湯刻其盤。紀功申戒,貽則後人。《韻補》:庚通眞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槃,《廣韻》:俗作柈。
注解
〔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。
〔盤〕字拼音是p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般、皿。
〔盤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皿,般聲。皿,盤碗一類器具。本义是盤子,淺而敞口的盛物器。
〔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án] ⑴ 盛放物品的扁而淺的用具⑵ 形狀像盤或有盤的功用的東西⑶ 迴旋,迴繞,屈曲⑷ 壘,砌⑸ 仔細查究⑹ 指市場上成交的價格⑺ 轉讓(工商企業)⑻ 搬運⑼ 量詞⑽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薄官切頁碼第189頁,第26字續丁孫
槃
承槃也。从木般聲。
鎜
古文从金。
盤
籀文从皿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字皆作『盤』。」商承祚《〈說文〉中之古文考》:「甲骨文作肢,則叚『般桓』字為之……『槃』,以木為之,則从木;以金為之,則从金;示其器,則从皿,其意一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別安反頁碼第478頁,第5行,第3字述
承槃也。從木般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西京雜記》中山王《文木賦》曰:「製爲槃杆,釆玩踟躕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78頁,第6行,第1字述
古文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:「季孫宿入鄆,取其鍾以爲公盤。」是盤亦以金爲之也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78頁,第7行,第1字述
籒文從皿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薄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040頁,第3字許惟賢第458頁,第4字
承槃也。
段注承槃者,承水器也。《內則》曰:進盥。少者奉槃。長者奉水。請沃盥。《左傳》曰:奉匜沃盥。《特牲》經曰:尸盥。匜水實于槃中。古之盥手者。以匜沃水。以槃承之。故曰承槃。《內則》注曰:槃,承盥水者。《吳語》注曰:槃,承盥器也。《大學》。湯之盤銘曰:苟日新。日日新。又日新。正謂刻戒於盥手之承槃。故云日日新也。古者晨必洒手。日日皆然。至於沐浴靧面。則不必日日皆然。據《內則》所云知之。槃引伸之義爲凡承受者之偁。如《周禮》珠槃,夷槃是也。
從木。般聲。
段注薄官切。十四部。
古文。從金。
段注葢古以金。後乃以木。
籒文。從皿。
段注今字皆作盤。
盤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74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84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7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40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34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28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5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15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19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8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9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92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071頁【補遺】第1689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7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00頁【崇文】第19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5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90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83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