茹字详情
茹
茹字概述
〔茹〕字拼音是(rú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茹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如”,五行属木。
〔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如声。本义是吃。
〔茹〕字仓颉码是TVR,五笔是AVKF,四角号码是44460,郑码是EZJ,中文电码是5423,区位码是4067。
〔茹〕字的UNICODE是U+833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593,UTF-32:00008339,UTF-8:E8 8C B9。
〔茹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136。
〔茹〕字异体字是䋈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64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29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97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:人諸切,音如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忍與切,音汝;《正韻》:而遇切,音孺。《易・泰卦》:拔茅連茹。王註:根相牽引貌。【程傳】根之相連者。
义又,受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柔亦不茹。
义又,食也。《禮・禮運》:茹毛飮血。《孟子》:飯糗茹草。《莊子・人閒世》:不飮酒、不茹葷者,數月矣。
义又,食菜曰茹。《前漢・董仲舒傳》:公儀子相魯,食于舍而茹葵。〈王莽傳〉:不茹園葵。
义又,啜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啜,茹也。
义又,貪也、恣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吳越之閒凡貪飮食者謂之茹。【郭註】凡俗呼能粗食者爲茹。
义又,《說文》:茹,飯牛也。《廣韻》:飯馬也。
义又,度也。《詩・邶風》:不可以茹。〈小雅〉:玁狁匪茹。〈周頌〉:來咨來茹。
义又,柔也。屈原〈離騷〉:攬茹蕙以掩涕兮。【註】茹,柔堧也。
义又,臭敗也。《呂氏春秋》:以茹魚驅蠅,蠅愈至而不能禁。
义又,左思〈魏都賦〉:神蘂形茹。【註】物自死曰茹。
义又,菜茹。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菜茹有畦。《晉書・地理志》:環廬種桑、柘、菜茹。
义又,草名。《詩・鄭風》:茹藘在阪。【傳】茅蒐也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茹藘。【註】今蒨草也。
义又,水名。《水經注》:澧水又東,茹水注之。
义又,地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上谷郡茹縣。
义又,陂名。〈魏志・劉馥傳〉:馥爲揚州刺史,治芍陂及茹陂以漑稻田。
音又,姓。《晉書・五行志》:茹千秋爲驃騎咨議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茹氏〔註〕:蠕蠕入中國爲茹氏。〇【按】茹字有平上去三聲,皆于字義無係,如《易》之連茹,王肅音如,《易韻》讀孺;《詩》之匪茹來茹,箋音汝、徐音如;《前漢・董仲舒傳》茹字音汝,〈王莽傳〉茹字又音如。唯茹藘,茹字《詩箋》及《爾雅疏》皆音如;茹毛、茹草、茹葷,茹字皆音人庶切,餘音或平、或仄,不可泥也。《正字通》以連茹、不茹,茹毛義列于如音;以來茹、形茹等茹列于孺音,非是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愛日堂藏本: 第586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6頁,第5字
《揚子・方言》《郭註》凡俗呼能粗食者爲茹。
謹照原文凡改今。
注解
〔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茹〕字拼音是r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如。
〔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如声。本义是吃。
〔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rú] ⑴ 吃,引申为忍受⑵ 臭,败:“以~鱼去蝇,蝇愈至,不可禁”。⑶ 柔软:“柔~而寡断。⑷ 菜:“菜~有畦”。⑸ 根互相牵连的样子:“拔茅~”。⑹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人庶切頁碼第29頁,第8字續丁孫
茹
飤馬也。从艸如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而住反頁碼第103頁,第1行,第2字述
飤馬也。從艸如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飤,餧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人庶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74頁,第4字許惟賢第76頁,第5字
飤馬也。从艸。如聲。
段注人庶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茹,用草喂马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如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字從艸、如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飤馬也。」指刈草以飼牲畜。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
茹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4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8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0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3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9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31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7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85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頁,第2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9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2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852頁【補遺】第1625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704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9頁【崇文】第39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4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1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