蛉字详情

língㄌㄧㄥˊ
虫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86C9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虫部

11画

5

11画 (蛉)

左右结构

JWYC

LIOII

IOW

58132

5749

8240

U 86C9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撇、捺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点

蛉字概述

〔蛉〕字拼音是(líng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蛉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令”,五行属火。

〔蛉〕字仓颉码是LIOII,五笔是JWYC,四角号码是58132,郑码是IOW,中文电码是5749,区位码是8240

〔蛉〕字的UNICODE是U+86C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505,UTF-32:000086C9,UTF-8:E8 9B 89。

〔蛉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839,属次常用字

〔蛉〕字异体字是𧕅

汉字解释

língㄌㄧㄥˊ

基本解释

〔白~子〕一种比蚊子小的小飞虫,喜吸人畜血液,能传染黑热病。
〔螟~〕见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——“白蛉子” báilíngzi:一种小飞虫,比蚊子小,吸人畜的血,能传染黑热病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88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080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1054頁,第6

唐韻》、《韻會𡘋郎丁切,音靈。玉篇》:蜻蛉。詳蜻字註。

又,螟蛉。詩・小雅》:螟蛉有子,蜾蠃負之。【傳】螟蛉,桑蟲也。【疏】俗謂之桑蟃,亦呼爲戎女。陸璣云:似步屈,其色靑而細小,或在草萊上。

注解

〔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蛉〕字拼音是l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令

〔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íng] ⑴ 〔白~子〕一种比蚊子小的小飞虫,喜吸人畜血液,能传染黑热病。⑵ 〔螟~〕见“螟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郞丁切頁碼444頁,第4

蛉蜻蛉也。从虫令聲。一名桑桹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郎丁切頁碼1048頁,第5行,第3

蛉蜻蛉也。從虫令聲。一名桑桹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郞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672頁,第4許惟賢1162頁,第10

蛉蜻蛉也。

段注《戰國策》曰:六足四翼。飛翔乎天地之閒。《方言》曰:蜻蛉謂之蝍蛉。郭云:江東謂之狐黎。《淮南》人呼䗧𧉅。音康伊。按《淮南書》水蠆爲䗓。卽蜻蛉也。今人作蜻蝏,蜻蜓。

从虫。令聲。

段注郞丁切。十一部。

一曰桑根。

段注一曰猶一名也。今本作一名。

蛉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78頁,第15字
2陳昌治本第1131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841頁
4說文校箋第590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527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1953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281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56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811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51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566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4664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2954頁【補遺】第17949頁
14通訓定聲第3350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163頁【崇文】第4649頁
16說文句讀第1929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48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1227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