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字详情
過
過字概述
〔過〕字拼音是(guò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過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咼”。
〔過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辵( chuò ),表示與行走有關,咼( guā )聲。本义是走過,經過。
〔過〕字仓颉码是YBBR,五笔是MNMP,四角号码是37302,郑码是WLJ。
〔過〕字的UNICODE是U+904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942,UTF-32:0000904E,UTF-8:E9 81 8E。
〔過〕字异体字是輠、过、𨒵、𨓺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21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61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45頁,第16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臥切,戈去聲。《玉篇》:度也、越也。《正韻》:超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《禮・檀弓》:過之者,俯而就之。《史記・賈誼傳》:自以爲過之,今殆不及也。
义又,過失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宥過無大。【註】過者,不識而誤犯也。《前漢・文帝紀》:俱去細過,偕歸大道。
义又,罪愆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大宰》:八柄,八曰誅,以馭其過。
义又,責也。《史記・高帝紀》:聞將軍有意督過之。
义又,卦名。《易》〈大過〉、〈小過〉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禾切,音戈。《廣韻》:經也。《書・禹貢》:東過洛汭,北過洚水。
义又,過所也。《釋名》:過所至關津以示也。或曰傳過也,移所在識以爲信。
义又,國名。《左傳・襄四年》:處澆于過。【註】過,國名,東萊掖縣有過鄕。
义又,㵎名。《詩・大雅》:溯其過㵎。
义又,姓。《後漢・劉陶傳》:過晏之徒。【註】過,姓,過國之後。
义《正韻》:經過之過,平聲;超過、過失之過,去聲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3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3頁,第23字
《史記・賈誼傳》自以爲過之,今殆不及也。
謹照原 書賈誼傳改贾生。又原文無殆字今省。
《史記・高帝紀》聞將軍有意督過之。
謹按所引出項羽紀不出高帝紀,謹照原書高帝紀改項羽紀。將軍改大王。
《釋名》過所至關津以示也。或曰,傳過也。移所在識以爲信。
謹按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傳轉也,轉移所在,識以爲信。今照改。
注解
〔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過〕字拼音是guò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咼。
〔過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辵( chuò ),表示與行走有關,咼( guā )聲。本义是走過,經過。
〔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ò] ⑴ 從這兒到那兒,從此時到彼時⑵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⑶ 超出⑷ 重新回憶過去的事情⑸ 從頭到尾重新審視⑹ 次,回,遍⑺ 錯誤㈡ [guo] ⑴ 用在動詞後表示曾經或已經⑵ 用在動詞後,與“來”、“去”連用,表示趨向㈢ [guō] ⑴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古禾切頁碼第52頁,第25字續丁孫
過
度也。从辵咼聲。
附注吳善述廣義校訂:「過本經過之過,故从辵,許訓度也。度者過去之謂,故過水曰渡,字亦作度。經典言『過我門』、『過其門』者,乃過之本義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古多反頁碼第152頁,第4行,第2字述
度也。從辵咼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古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81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5頁,第12字
度也。
段注引伸爲有過之過。《釋言》。郵,過也。謂郵亭是人所過。愆郵是人之過。皆是。分別平去聲者,俗說也。
从辵。咼聲。
段注古禾切。十七部。
白话解释
过,度,经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咼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從辵、冎聲;戰國文字從辵、咼聲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冎」或「咼」為聲符,不兼義。依甲骨文,「冎」為「骨」的初文,「咼」則為從口、冎聲的形聲字,因此「咼」、「冎」同音。依《說文》,「冎」字本義為「剔人肉置其骨也。象形,頭隆骨也」,意思是把肉剔除後的骨頭;「咼」字本義為「口戾不正也」,意思是歪嘴。二字的本義都和「過」義無關,因此「過」從「咼、冎」聲不兼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過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00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48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2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70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65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23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9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98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40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0頁,第2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70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3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460頁【補遺】第1635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22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50頁【崇文】第5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33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82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