釤字详情

𭗱

shānㄕㄢshànㄕㄢˋ
金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91E4 CJK 基本汉字

金部

11画

3

11画 (釤)

左右结构

QET

CHHH

PPD

82122

U 91E4

撇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撇、撇、撇

釤字概述

〔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ān、shàn),部首是金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金、彡”或“釒、彡”。

〔釤〕字仓颉码是CHHH,五笔是QET,四角号码是82122,郑码是PPD

〔釤〕字的UNICODE是U+91E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348,UTF-32:000091E4,UTF-8:E9 87 A4。

〔釤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shànㄕㄢˋ

基本解释

均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05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296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1284頁,第12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所鑒切,音䀐。玉篇》:大鎌也。韻會》:鏟屬。抱朴子・逸民卷》:推黃鉞以適釤鎌之持。韓愈〈李大夫墓誌〉:鎛釤鉏斸。【註】釤,大鏟;斸,大鋤。

又,《集韻》:思廉切,音銛 —— 刀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師咸切;《韻會》:師銜切,𡘋音攕 —— 人名。晉有沙樓國帥釤加。

又,姓。晉書・東夷傳》:釤加。又,明有玉田人釤資。

注解

〔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ān、s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彡

〔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àn] ⑴ 均见“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