閟字详情
閟
閟字概述
〔閟〕字拼音是(bì),部首是門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閟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門、必”,五行属水。
〔閟〕字仓颉码是ANPH,五笔是UNTE,四角号码是77334,郑码是XDWM。
〔閟〕字的UNICODE是U+959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303,UTF-32:0000959F,UTF-8:E9 96 9F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90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33頁,第3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23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兵媚切,音祕。《說文》:閉門也。
音又,凡隱而不發皆作閟。《詩・衞風》:視爾不臧,我思不閟。【傳】閟,閉也。【釋文】閟,悲位反。《左傳・莊三十二年》:初,公築臺臨黨氏,見孟任,從之閟。【註】閟,不從公。又,〈閔二年〉:孤突曰:命以時卒,閟其事也。【註】冬十二月閟盡之時。《前漢・盧綰傳》:綰愈恐閟匿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愼也。《書・大浩》:天閟毖我成功所。【傳】言天愼勞我周家成功所在。
义又,神也。《詩・魯頌》:閟宮有侐。【箋】閟,神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深也、幽也。《詩・魯頌》閟宮〔朱傳〕:深閉也。
音又,《五音集韻》:彼義切,音賁 —— 義同。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上 部首:門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8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6頁,第17字
《詩・衞風》視爾不臧,我思不閟。
謹照原書衞風改鄘風。
《閔二年》孤突曰,命以時卒,閟其事也。
謹照原文孤突改狐突。
注解
〔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門部。
〔閟〕字拼音是b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門、必。
〔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古同“闭”:“君之门兮九重~。”⑵ 掩蔽:“绾愈恐,~匿。”⑶ 止;尽:“我思不~。”⑷ 幽静:“肃肃僧寮清,穆穆禅宫~。”⑸ 古通“秘”,便秘:“其病癃~。”⑹ 古通“祕”(a.神秘。b.秘密)。⑺ 慎重;珍重:“……而~惜英断,以重违天下之心哉?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兵媚切頁碼第397頁,第13字續丁孫
閟
閉門也。从門必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閟門而與之言。」
附注按: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以為「閟」是由「閉」變來的形聲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筆媚反頁碼第955頁,第7行,第2字述
閉門也。從門必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閟門而與之言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兵媚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352頁,第7字許惟賢第1023頁,第1字
閉門也。
段注引申爲凡閉之偁。《載馳》、《閟宮》傳曰:閟,閉也。又叚爲祕字。《閟宮》箋曰:閟,神也。此謂閟卽祕之叚借也。《示部》曰:祕,神也。
从門。必聲。
段注兵媚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閟門而與之言。
段注六字當是閟而以夫人言之誤。見《左傳》莊公卅二年。閟爲句謂孟任不從也。而以夫人言,謂莊公以立爲夫人爲辭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閟與閉聲誼同。
與閉音義皆同,可作一字。
閟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83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97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5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19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69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20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11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82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01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1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98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34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618頁【補遺】第1776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55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32頁【崇文】第412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93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85頁,第8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538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94頁,第4字 |